综合新闻

返回
“开放交流时间”系列报道之对话武晓峰老师

发布时间:2017-06-14

6月8日,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武晓峰与同学们围坐在A312,在“开放交流时间”(Open Office Hour)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来自机械工程、自动化、医院管理、生医、材料、环境和TBSI的12名研究生与武老师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生培养、体育设施建设等问题。武老师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学生时代“双肩挑”的心得体会,并对同学们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给予指导和建议。

机械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生夏静静提到,她本人已当选带班助理兼党支书,对如何保持学生工作和学业二者之间的平衡存在困惑。武老师说,学生时代进行“双肩挑”模式的培养是清华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通过“双肩挑”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责任心、时间管理能力、大局观、自制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往往学生工作做得好的同学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也同样出色。武老师引用蒋南翔校长的话,“这是一种负担,但是是一种大有可为的负担”,指出关键是做好心态的调整,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学生工作都要保持高度的专注,才能“大有可为”。

医院管理2015级硕士生李磊则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困惑与武老师进行了交流。武老师表示,清华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价值观,其中“入主流”尤为重要。武老师鼓励同学们把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抓住社会转型的机遇,充分认识自我,发挥特长,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和国家发展相结合,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生徐港结合赴香港中文大学的访问感受对我院教学运行环境在软、硬件方面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医院管理专业2014级硕士生郝治翰汇报了结合同学们的使用体验对健身房改造进行需求调研的情况。培养咨询委员会学生委员吕东红汇报了我院专业硕士培养的相关调研情况。TBSI 2016级博士薛超文对交叉学科发展、大学城三家高校间的校际交流合作、微沙龙活动的推动等相关问题与武老师进行了交流。武老师予以了一一回应。

两个小时的开放交流让同学们感到意犹未尽,武老师也表示有很大收获,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机会、以多种形式与大家交流,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共同推动学院的发展。

参加交流活动的2016级材料专业硕士生王乙峰同学表示,在交流中能深刻感受到武老师非常乐于倾听同学们的声音。武老师提到的“要选准目标”、“锲而不舍”让同学们深受鼓舞。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交流有很大收获,热切期待武老师的下一次“开放交流时间”。

 “开放交流时间”(Open Office Hour)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举措之一。“开放交流时间”即全校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公开设立工作时间,学生可通过预约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响应学校号召,建设有温度的校园文化,强化师生互动,促进跨学科交流,我院从本学期开始试行“开放交流时间”制度,首批20位教研系列教师的“开放交流时间”活动已有序开展。(文/汤小波、宋晓光  摄影/王炎磊)

图为同学们与武老师开放交流中

图为同学们会后与武老师合影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