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开放交流时间”系列报道之对话王晓浩老师

发布时间:2017-07-07

6月22日下午,在能源环境大楼813室,来自先进制造学部、物流与交通学部、能源与环境学部和生命与健康学部的7名同学参加了我院副院长王晓浩教授的“开放交流时间”活动,同学们就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职业选择、专业实践等问题与王老师进行了交流。

对于邓文泉、赵永进、施亚平等同学提出的毕业后选择读博还是工作、职业规划与研究领域存在差异等问题,王老师建议,读博不只是给自己加分,而是要做一些只有博士才可以做的事情。王老师表示,如果热爱研究,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可以选择读博;另一方面,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阶段去企业积累经验,同样也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职业规划和研究领域存在差异的问题,王老师说,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知识可能难以直接运用于工作中,读书期间主要是锻炼学习和思维能力,相较学校,企业更注重市场热点,其研究方向也会随市场不断调整,掌握的知识需要持续更新。

谈到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与看法,王老师说,智能制造是将来的发展趋势,现在的技术平台发展迅速,制造系统正由开环转变为闭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为制造的新形式。从研究前景来看,智能制造仍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未来制造装备、制造管理系统、云制造等会逐步替代目前的制造体系。

对于工程硕士的实践环节,王老师建议同学们通过专业实践熟悉企业的管理机制等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张正  摄影/王乙峰)

图为王晓浩副院长与同学们交流

图为参加王晓浩副院长“开放交流时间”的师生合影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