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能源与环境学部召开2017年教学科研工作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07-07

6月30日,“能源与环境学部2017年教学科研工作研讨会”在能源环境大楼举办。本次研讨会的议题是“培养国际化跨文化人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美国莱斯大学李琪琳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助理孙傅,我院副院长夏广志、副院长张林应邀出席,会议还邀请了培养处、研工办、外信办等部门的代表参加。学部主任李宝华、学部教职员工及学生代表近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学部主任李宝华教授首先就学部2016年的总体情况作工作汇报,包括学部过去一年在国际交流、科研教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与促进在深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过去工作中的不足,并对学部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夏广志副院长充分肯定了学部新近工作进展,并对我院如何从软硬件方面促进国际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张林副院长作“新工科和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专题报告,解读了美国顶尖高校在交叉学科方面所做的努力,特别是与我院有重大合作的伯克利加州大学在该方面做出的重大突破,为学部的国际化开拓了思路。

李琪琳教授介绍了美国开放式的实验室、共享资源等模式,结合环境专业,就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打通学科交叉、合作双赢提出了十分有益的见解。陶益老师受孙傅老师委托,介绍了本部环境学院国际化的经验和成果,为学部配合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验依据。

院各职能部门代表分别就拓展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学习配套、信息化服务支撑、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发言。

能源与环境学部各学科代表总结了各自在2016年度的发展情况,杨诚、贺艳兵和翟登云老师分别就国际学术交流、新能源学科建设、学生工作等议题发言,与会师生就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校级优秀班级工研31班介绍了该班的党团班建设经验,学生代表吴晋介绍了其创新创业历程。师生代表就国际化校园、科研学习、就业和生活方面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学部主任李宝华教授作会议总结,他强调,培养学生不仅旨在于获得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更要不断完善其人格、信念、处世方式,锤炼坚持攻克科研难关的精神,李宝华表示,国际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希望学部全体师生为构建更好的学术科研氛围而共同努力。会议在师生们相互鼓励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陶益、司知蠢、王希林、任静智、刘蕾  摄影/江振文、任静智)

图为研讨会现场

图为与会人员合影

附工研31班歌:http://music.163.com/#/program?id=907069078&userid=97772508&from=timeline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