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生物学科博士全程在深培养课程讨论会在A317召开,生命与健康学部张雅鸥教授、马岚教授等5位博士生导师和2位课程相关老师,培养处处长王蒲生教授、副处长杨格丹及相关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张雅鸥教授主持。
博士生全程在我院培养最大的障碍是师资不足,难以开出能满足博士生特别是直博生学习所需的课程。为应对2018年博士生全程在深培养的新趋势,在院培养处的大力支持下,生命与健康学部生物专业的老师积极梳理博士生课程,在充分利用生命学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打通不同学部和专业之间的壁垒,引入其他学科的优质课程,从Open FIESTA、海洋、TBSI、医管等专业精心挑选了适合生物专业博士生学习的7门课程,加上已有的为生物及其它专业开设的生科院课号的9门课程,形成了包括院里开设的3门必修课在内的共19门课程组成的博士生课程设置方案,该方案得到了校本部生命科学学院的肯定与支持。
讨论会上,张雅鸥老师首先通报了1月3日校本部生物学学位分委员会的相关决议。原生物学博士培养方案中“适用学科”、“培养方式”、“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四个部分保持不变。附录部分对在深圳开设的课程进行了修订。王蒲生老师建议课程负责教师提前研讨课程教学大纲,确保课程内容没有重复,保证课程质量。与会教师围绕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宋晓光、陈春风)
图为讨论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