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10日,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指导下,我院与北京慕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学堂在线)联合举办了“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运营与申报实战研修班”暨我院青年教师培训,旨在推动高校开展慕课建设及应用,加强慕课的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来自全国其他高校及我院的5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通过专家报告、案例分享、交流研讨、分组实操、汇报展示、专家点评等形式,让教师亲身体验虚拟演播厅录制及视频剪辑的过程,了解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评审相关规定及指南、慕课建设中的问题及方法等内容,提升在线课程制作及运行的相关技能。
开班仪式上,我院副院长王晓浩致辞。王晓浩对参加培训的各高校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果。王晓浩说,在开放、共享的新时代中,我院在国内首创校园开放课程模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引进来”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共建课程,通过“走出去”到企业开展阳光课堂活动;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研究生专业实践;通过MOOC、直播课等在线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希望教师们通过培训不仅提升慕课制作的相关技能,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践。
随后,我院慕课教师代表袁博作题为“智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分享。袁老师表示,自2016年至今,我院已组织制作4门慕课,课程上线后反响热烈,目前选课总人数超过6万人次。他结合在线教育、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多种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展现了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势,分享了创新教学的理念。
校在线办副主任汪潇潇老师为学员们详细阐述了慕课的发展背景。互联网技术在过去的十年中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各国慕课平台建设风起云涌,时至今日,慕课已成为各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方式。汪老师还分享了世界一流高校慕课的进展和成功案例,并从申报条件、申报依据等方面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评审流程进行了解读。
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得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郑莉教授从慕课的要素、案例、建设与应用的关键问题、建设流程、混合式教学和课程共享与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学堂在线朱伟老师详细解读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从校级支持、课程建设、应用推广三个层面对“以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精品课认定申报以及精品慕课建设与运营的相关情况等。
“学堂在线”的王昆琨老师就慕课视频设计、慕课拍摄与制作中的信息表达、慕课后期编辑技巧等内容进行了分享。慕课可以由室内实景、实验室实景、摄影棚搭景、访谈、讨论及动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呈现出最佳的课程效果。王老师通过多个不同形式的慕课片段展示,向教师们介绍了慕课的基本架构、常见课程设计以及内容设计等内容。
下午,教师们分组参观了我院MOOC Studio并进棚真实体验出境拍摄。
为了巩固培训效果,6月10日,参加培训的教师围绕慕课视频编辑技术及制作进行了分组实战练习。学员们以前两天的基础培训课程为基础,使用Camtasia软件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实操,最后每组分别推选出一位代表在展示汇报环节就学习成果及设计思路等内容与其它小组进行了交流。汇报结束后,王昆琨老师针对各小组的汇报从设计思路、疑惑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通过参加此次培训,老师们纷纷表示不仅学到了新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而且开阔了教学思路,对慕课、翻转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家表示,今后将学以致用,制作出高水平的慕课课程,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本次培训圆满落幕,我院共有17位学员获得了培训结业证书。(文/宋思雨 摄影/丁超、曹文宁、邓倩、张晓冰、龚桂良)
图为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图为我院副院长王晓浩致辞
图为教师代表分享
图为培训现场
图为教师进棚真实体验出境拍摄
图为王昆琨老师对各小组分别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