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院心理辅导中心在CII教室举办2018级新生心理健康讲座。特邀嘉宾、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樊富珉教授作“研究生生涯发展与规划”讲座,2018级全体新生参加。讲座由我院副院长夏广志主持。
夏老师首先祝贺同学们步入了研究生阶段的新生活,他说,同学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充盈、文化开放的的时代,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做好生涯规划,更加充实、幸福地度过研究生的求学生活。
讲座伊始,樊教授向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是选择合适的自己的工作,将来在社会中扮演积极而有意义的角色,充分发挥才能与潜质,拥有丰盛的人生,其本质和含义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樊教授说,人的生涯和职业发展具有终身性,通常包括摸索期、积累期、发展期、完成期四个阶段。其中,摸索期是30岁以前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前试图找到自我的阶段,也是绝大多数研究生所身处的阶段。通过梁博、刘立早这两位清华学子以及李开复的人生故事,樊教授启发大家,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人生规划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人生选择时,需要追随内心的直觉和勇气。
接下来, 樊教授介绍了职业发展之父弗兰克·帕金斯所提出的职业生涯规划三要素——知己、知彼和抉择。另外,在进行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五种能力——了解自己的兴趣、收集生涯信息、做出生涯决定、发展推销自己、发展适应工作的能力。樊教授还介绍了研究生生涯规划的具体途径和常用方法,包括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参加职业生涯工作坊、进行职业生涯心理测验、进行职业生涯咨询等。最后,樊教授强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刚刚入学的同学们来说,应当积极探索自我,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初步规划,为日后的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就自己的思考与樊教授进一步交流。今后,我院心理辅导中心还将立足学生群体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类似的讲座及论坛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幸福、积极地应对学习与生活。(文/张逸梅、张华 摄影/丁超 燕秀)
图为副院长夏广志主持讲座
图为樊富珉教授作报告
图为同学们和樊教授积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