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新生创新设计工作坊在卡尔丹顿企业举办

发布时间:2018-09-18

9月12-13日,我院2018级艺术设计和Open FIESTA IID(互联网+创新设计)两个硕士班的50余名新生在黄维、陈燕琳、温雪媛和梁曦予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深圳知名男装品牌卡尔丹顿企业举办校企联合创新设计workshop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卡尔丹顿企业的鼎力合作和精心安排。力合星空文创运营部裘海波经理和我院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赵晶老师观摩并指导了这次活动。

12日下午,我院师生驱车来到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参观,师生们对小镇十几年来依托服装服饰产业发展的建设历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良好发展前景发出由衷地赞叹,深切感受到深圳这座创新创业城市的迷人魅力。随后,师生们来到卡尔丹顿总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生产车间和各品牌服装展厅,其高品质的服装工艺和不同子品牌的风格定位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召开的交流会上,卡尔丹顿企业创始人、总裁严小华满怀深情地向师生们介绍了卡尔丹顿创业历程、品牌文化以及未来发展愿景;设计总监陈拥军介绍了子品牌“K+”的理念定位和系列产品设计创意。最后,这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黄维教授宣布,本次workshop活动的主题为“K+X创新设计”,其中“K”代表卡尔丹顿品牌,“+”代表创新、突破,“X”代表未知、无限、可能和完美。活动的主旨是让同学们在 “K+”子品牌目标消费群体的定位(年轻的、知性的、中国的、时尚的)下,将设计师和消费者身份互为置换,充分调动自己对服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与认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大胆创想,提出符合当代年轻人需求的服装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跨界交叉、协同创新的目的,学生们被分为七个攻关小组,每个小组都由来自艺术设计和互联网+创新设计两个班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

从12日晚上开始,到13日下午3点,各小组进入紧张的头脑风暴、创意研讨、方案梳理和设计整合阶段,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拼搏。企业设计部全体设计师也加入到各组与同学一起进行讨论和指导,现场气氛十分紧张热烈。同学们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在经验丰富的设计总监和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每组同学在短时间内提出许多极富创新价值而又能与市场接轨的设计方案。

在成果发布环节,每个小组同学都充满自信地进行方案陈述。“K+跨界”、“K+岚” “K+无界”、“K+非常道” 、“K+高远” 、“K+touch”和“K+boboom”,各组方案构思巧妙,争奇斗艳。有的表现当下年轻人对跨界时尚风格情有独钟;有的表现年轻人对东方美学生活的喜爱;有的彰显年轻人冲破世俗禁锢,向往自由的价值取向;有的探求以中国文化之道,实现设计的推陈出新;有的以中性混搭的服装语言以满足年轻人在社会生活中多角色转换的需求等等。不论哪一组,都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品牌产品营销与传播的策划和设计中,使方案更加系统完整,彰显信息时代的品牌运营特征。

方案汇报结束后,由企业高管和我院教师们组成的联合评委会从洞察力、思维力、实现力、协作力和表达力等五个方面,对各组方案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和严格评分,评出了若干奖项并颁发了纪念品。

在点评环节,严小华总裁兴奋地说:“这次活动让我亲眼看到了清华大学学子们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和优秀专业素养,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创作出这么多跨界融合、奇思妙想的方案,令人震撼!很多创意都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很快就可以转化产品,我们欢迎同学们来企业做课程教学实验和实习,为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黄维教授总结道:“这次活动是我院与卡尔丹顿首次合作并取得了成功,完全实现了我们共同的预期目的,感谢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和卡尔丹顿企业对我院人才培养提供的良好教学实验平台,期待今后的合作将不断深化共赢。同学们入学第一课就到企业来上,切身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态势和企业对设计创新的需求,更加明确了学习的动机和目的。”黄教授还从学术的角度对各组方案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指导。

最后,获奖小组的代表畅谈了他们的感想,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workshop活动有别于以往传统学习模式,有趣且有效。大家在小组里畅所欲言,倾心交流,思维碰撞,灵感不断,理解包容,同心协力,开心启智,获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对研究的思维与方法有了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对跨界交叉、协同创新、系统解决的研发模式与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深切地体验到了深研院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特色,从而更加充满信心和勇气迎接即将开始的学习挑战。(文/李春晖、陈溢清 摄影/原之)

图为参观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

图为在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服务平台合影

图为双方领导对活动和品牌项目进行介绍

图为参观制衣车间

图为分组讨论

图为企业设计师指导

图为各小组汇报

图为评委会提问环节

图为颁奖环节

图为合影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