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金融时代论坛之“金融监管、银行业国际竞争力与高级金融管理人才培育”在我院举办,主讲人为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席、台湾金融教育协会理事长黄达业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庞家、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李立新出席了本次活动。
图为讲座现场
黄达业博士从四十多年的求学、治学经历入手,选取了曾发表过的三篇代表性论文,向大家讲述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发展、银行业的竞争现状和未来,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三个问题。首先,黄达业以美国为例,通过列举1933年Glass-Steagall法案、1999年Gramm-Leach-Bliley法案和2010年Dodd-Frank法案颁布时的不同背景和目的,完整梳理了美国金融业在近一百年间的管制、松绑和再管制这一过程。美国现在的金融监管理念与政策主要是由2008年次贷危机所导致,并不是凭空得来或是一成不变。随后,黄达业从熟悉的银行业入手,解释了何为金融创新,他认为,金融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被总结为营利动机和TRICK,即技术、监管、利率监管、客户、资本,这六项共同促使金融机构在工具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推动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而这些金融创新也使得交易成本逐渐降低、风险管理功能得到加强、整体流动性获得提升、信息媒介更加充足。同时,面对这些金融创新,银行业也必须与时俱进,调整策略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黄达业以台湾银行业近三十年的发展为例,介绍了其中的一系列特征,并对大陆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黄达业总结设计出一套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比体系,用以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引导资金有效配置,帮助政府做出正确决策。最后,他强调了培育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台湾地区和大陆联合研究创建的AFMA考试。
图为黄达业在讲座中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对讲座中所涉及的商业银行呆帐费用过低的弊端进行了讨论,并且就金融市场开放和国际化竞争、商业银行佣金收入来源和未来银行业出路等相关话题提出了疑问,主讲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给出了许多深层次的见解。
黄达业,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银行系,后攻读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班/政治学硕士、美国西北大学 (Kellogg)财金博士班、美国纽约大学(NYU)Stern硕士/财金博士课程结业及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硕士/财金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班、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特聘教授、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麦波特爱富玛公司董事长、台湾金融教育协会理事长、台湾企业重建协会理事长、台湾财经立法促进院董事长兼院长、中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星展银行(DBS)(台湾)独立董事、京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文/张劭琨 摄影/马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