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我院人文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日本技术史暨技术与社会研究会合作开展物联网产业政策调研

发布时间:2019-03-11

3月4日-6日,我院人文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日本技术史暨技术与社会研究会在深圳合作开展物联网产业政策调研。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杨舰教授、我院人文研究所李平副教授及日方兵藤友博教授等一行10人,分别前往华为、比亚迪、腾讯、速腾聚创、海梁科技等创新企业进行调研,为共同深入开展物联网创新政策研究做前期准备。期间,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夏广志,培养处处长、人文研究所所长王蒲生会见了调研团一行,并就推动深圳研究生院开展国际化的研究工作及本次调研内容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夏广志(前排左三)和培养处处长、人文研究所所长王蒲生(前排左一)会见调研团一行

4日上午,调研团一行到访华为集团深圳坂田基地,得到物联网平台产品部高级经理邱杰的热情接待。作为物联网技术潮流的引领者,华为致力于构建物联网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支持行业应用快速集成、业务快速上线的统一管理平台。在接待人员的陪同下,调研团首先参观了华为智能解决方案综合展示厅,全面、直观地了解了华为物联网在各行业情境下的应用实践概况。随后,调研团与邱杰经理围绕政府创新政策的影响和华为物联网产业实践等议题进行深入座谈。

图为在华为座谈交流

图为参观华为展厅

4日下午,调研团到访比亚迪总部,与比亚迪汽车智慧生态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探讨科技政策与企业进步的关系,分析比亚迪汽车智慧开放平台的发展潜力。调研团深入考察了比亚迪智慧开放平台的汽车智能应用及无人驾驶两大产业方向,并就政府产业政策比较、车路协同、最后一公里交通解决方案等话题与比亚迪汽车智慧生态研究院代表进行密切交流。座谈后,调研团一行分别体验了比亚迪智能交通的两大主打产品——“云轨”和“云巴”,两项产品致力于为城市居民不同的出行需求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最后,调研团一行在接待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比亚迪综合展示厅,了解了比亚迪的发展历程。

图为参观比亚迪展厅

图为体验比亚迪云轨 

5日上午,调研团考察速腾聚创、海梁科技两家创新企业,深圳前沿久星产业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无人驾驶赛车大奖赛首席执行官吴政铭全程接待陪同。速腾聚创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创立,专注于智能环境感知激光雷达系统,其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物流车、巴士、乘用车等多种场景之中,成为“中国无人车之眼”。调研团与速腾聚创技术、销售人员就公司研发能力、无人驾驶车辆的技术瓶颈与伦理问题等开展座谈交流。调研团一行随后体验了装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无人驾驶轿车。随后,调研团一行前往坐落于福田保税区的深圳海梁科技智能驾驶公交示范基地参观交流。海梁科技创立于2016年,在公交场景下自动驾驶方面掌握核心技术,因推出首次在开放道路运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而成为明星企业,其技术已实现自动驾驶下的行人、车辆检测、减速避让、紧急停车、自动停靠等功能。

图为在速腾聚创座谈交流

图为在海梁集团体验智能驾驶大巴

5日下午,调研团访问腾讯研究院,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2015届博士毕业生、腾讯研究院研究员徐思彦接待一行并座谈交流。腾讯研究院是腾讯公司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旨在依托腾讯公司多元的产品、丰富的案例和海量的数据,围绕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徐思彦回顾了腾讯和中国互联网创新企业近年来的发展,简要报告了腾讯研究院部分研究成果。徐思彦指出,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复杂而割裂是它的历史特征,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催生了“平台模式”,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有效促进了经济效率提升。座谈交流后,调研团一行参观了腾讯展厅并体验了腾讯人工智能产品。

图为在深圳研究生院学术交流

6日上午,调研团访问我院,参加我院对外关系办公室和人文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物联网产业政策研究”学术交流活动。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声敢研究员一同参与了交流研讨。

本次调研活动行程紧凑,内容充实,有利于丰富在国际视野中对中国创新与治理模式的探索。(文/郝治翰 摄影/丁超、闫善龙、郝治翰)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