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我院创新基地建设工程(二期)交接仪式在新大楼首层南侧广场举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二期)项目位于荷园一食堂门前中心区域,总投资3.3亿,占地面积约3550㎡,总建筑面积约51485㎡,地下2层,地上22层,是一栋办公科研综合楼。
项目于2016年1月16日奠基,2017年12月22日封顶,并于2019年1月28日竣工验收。项目秉承科学、高效、创新、和谐的设计理念,将BIM技术、装配式产业化及信息化智慧工地等多项技术紧密联合,实现BIM全流程、全专业设计,三维可视化配合施工,预制率为20.04%,装配率为26%,成为深圳市第一个公共建筑产业化PC项目。同时,项目将‘互联网+’的理念和信息化的管控引入施工现场,形成“端+云+大数据”的业务体系和创新管理模式,从质量、安全、进度及成本等多各方面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是深圳市信息化智慧工地典范项目之一。项目荣获了深圳市第十七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BIM设计专项“一等奖”、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等多个奖项。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乔恒利、副署长黄旭,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武晓峰,以及深圳研究生院领导夏广志、王晓浩、关添等出席仪式。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部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学科教师代表等共同参加。仪式由黄旭主持。
乔恒利在致辞中回顾了项目建设过程及获得的成果,对市委市政府的关怀领导、清华校方积极配合、项目组精益求精的组织管理和各参建单位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表示,在项目的交付使用过程中,工务署将和各参建单位一并一如既往地做好维保工作,继续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图为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乔恒利致辞
武晓峰代表学院对深圳市政府、工务署和各参建单位表示感谢,向关心和支持我院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敬意。他表示,“喝水不忘挖井人”,用楼不忘建楼人,学院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全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民族复兴贡献更多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用优异的成果来回报领导和建设者对清华的厚爱和付出。
图为院党委书记武晓峰致辞
各参建单位代表也分别致辞,表示将全力支持工务署,配合做好后续各项维修、维保工作。
图为各参建单位代表致辞
随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将“匠心筑精品,同心树丰碑”牌匾赠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以示对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为代表的各个参建设者的感谢,并宣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建设工程(二期)项目正式移交启用。
图为康飞宇向建筑工务署赠送感谢牌匾
图为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合影
最后,乔恒利署长、黄旭副署长和我院领导及师生代表一同参观了创新基地,各方均对大楼的外观、装修风格、建设质量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文/梁存汇 摄影/丁超)
图为参观创新基地(二期)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