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我院在CI-302举办“领雁工程”之新媒体理论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作为我院2019年研究生“领雁工程”的新学期首次培训活动,面向全院各研究生党员骨干举办,活动特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作主题为“大数据与网络舆论”的报告。院研工办副主任、院友办主任詹多彦,公共关系办主任陈超群以及研工办、外信办多位老师参加本次活动,70余名研究生党支部支委到场聆听报告。研工办杨昊老师主持活动。
在报告中,沈阳教授从大数据的目标——“连接”开始说起,介绍了大数据连接进化中量的积累与质的演变,探讨了大数据连接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他认为,利用大数据技术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而且有效促进了社会资源配置优化、推动了创新发展、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他以“拼多多”、“快手”、“b612相机”等app应用用户的数据分析为例,诠释了网络环境下不同人群间行为模式的关联性。
随后,沈阳教授根据他创立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向在场师生展示了当前网络舆论的复杂多元的生态环境。他指出,网络虚拟环境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变性,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在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要掌握科学应对技术和管理手段。他还强调,作为研究生党员骨干,在面对网络舆论事件时,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跟风炒作,自觉向中央媒体汲取应对经验。沈阳教授还鼓励党员骨干运用好网络传播规律,借助新媒体的各种特性,创新宣传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沈阳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众多当前舆论热点,如“翟天临论文抄袭事件”、“海底捞无人餐厅”、“小镇青年的购买力”等话题,他风趣幽默的语言时常引发现场听众阵阵笑声,另一方面,他从媒介研究者角度做出的专业分析使师生们深受启发。在场党员骨干表示,本次活动内容新颖且具有吸引力,为今后利用媒介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
“领雁工程”是我院面向研究生党员骨干开展的系列活动,包括专题培训、读书分享、红色实践等多个培养环节,旨在促进我院党员骨干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工作能力,发挥党员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本次活动得到了我院党员骨干的积极响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文/徐世清 摄影/丁超、吴宝玉)
图为沈阳教授在讲座中
图为沈阳教授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