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师德师风建设,3月20日下午,由我院培养处、院工会、研工办和院办联合举办的“师德师风系列活动”之名师讲座在CII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清华大学第九届、第十三届“良师益友”称号获得者、清华大学教学顾问、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董景新教授应邀作题为“一位老教师的几点体会”的精彩报告。我院副院长王晓浩、党委副书记杨瑞东及百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本次活动由培养处处长王蒲生教授主持。
图为报告会现场
王晓浩副院长首先向董景新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表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今年是学校的“学风建设年”,希望我院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行为标准,在人才培养、科研指导、课程教学等方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图为王晓浩副院长致辞
董景新教授从“喜欢当教师吗”、“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严格要求和平等对待学生”三方面分享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案例和多年积累的教学科研体会,深度解析为师者如何立德垂范、业精善学、敬业爱生。
图为董景新教授作报告
董老师强调了教师的责任心,他从教材编写、实验平台搭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前沿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学生负责,为教学负责”。在教学与科研的平衡方面,董老师认为,教学为科研提供理论基础,科研为教学提供创新思路,两者互相促进。董老师还分享了如何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宽严相济,以理服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后,董老师与我院教师就与学生沟通的方法与技巧、研究生指导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互动。
图为参会教师与董景新教授交流
最后,王蒲生教授总结了2018年我院人才培养与师风师德中的成绩与问题,分享了课程教学、论文指导、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案例,希望教师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加强教书育人与言传身教。
图为王蒲生教授总结发言
为贯彻落实清华大学2019“学风建设年”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培养处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广大教职员工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文/戴求资、宋思雨、宋晓光、彭媛媛 摄影/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