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深水海洋油气水下设施安装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暨2018年工作总结会在中海油大厦举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学部主任陈道毅,海油工程设计院深圳分部总经理何杨,北京高泰深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薇和各参与单位骨干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洋石油工程公司水下安装事业部总工程师李怀亮主持。
深圳市于2017年成功入选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获得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政策等方面的重点支持。由中海油主持,我院参加的“深水海洋油气水下设施安装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是深圳海洋经济示范市建设的主要支撑项目之一。该项目由海洋工程石油有限公司深圳水下技术公司牵头,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石油有限公司设计公司和北京高泰深海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我院承担了“水下设施安装过程水动力理论研究以及海上模型试验”课题。
会上,各参与单位分别汇报了本项目2018年的进展,讨论了各课题的技术问题,以及如何协调和融合,并对2019年的工作作了安排。李怀亮表示,攻关突破深水安装技术国产化瓶颈,是国家和深圳市对项目各参与单位研究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肯定与信任,是助力深圳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参与单位需正视挑战,全力展开工作,力争本项目的成果一方面能够用于我国南海深海油气田(流花-162,陵水-172)的开发,另一方面也形成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的企业规范,进而上升为行业规范。陈道毅强调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本项目中的角色,一方面,清华大学的作用是前瞻性的,需要引领结构设计、安装施工设计乃至安装实践;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的工作应该是有明确指向性的,需要为解决结构设计、安装施工方案设计和具体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而服务。
深水安装是深海油气等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约占总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在国际上深水安装技术由几家巨头垄断。我国近年来正努力突破对外依赖,中海油已经在深圳组建了大型安装船舶队伍,是国内唯一一家已经初步具备深水安装硬件条件的单位。该项目将致力于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填补我国深水安装技术的空白,依托中海油的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形成国产化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案,为南海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奠定技术基础。(李孙伟)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