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院领导与院团委、研究生会学生骨干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19-04-23

4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与院团委、研究生会11名学生骨干围绕“国际化教育和国际研究生院的建设与发展”在A415会议室进行座谈交流。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党委副书记关添,我院研工办主任周倩、副主任陶益参加座谈。会议由院团委书记梁大伟主持。

0423-2.jpg

图为座谈会现场

高虹老师首先介绍了国际研究生院的建设背景、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高老师指出,国际研究生院致力于探索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在深圳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生院,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国际研究生院秉持开放的办学思路,充分利用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面向全球延揽优秀教师和研究生,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与研究生合作培养,探索高效治理体系和运行模式,建设国际化的校园;优化学科布局,着眼学校长远战略,紧密结合区域、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跨越传统学科界限和产业边界,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交叉型工程学科群。

图为高虹老师作国际研究生院的介绍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国际化教育与国际研究生院的建设发展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TBSI 2018级博士生李尧谈了对培养全球胜任力的理解,希望学院未来进一步丰富海外实践体系和全球胜任力教育活动载体。TBSI 2016级博士生郝鑫曾受我院“辅导员海外研修计划”资助赴剑桥大学短期访学,他回顾了海外研修见闻,向与会师生简要介绍了英国高校的国际教育实践。科技哲学专业2017级博士生郝治翰分享了协助组织“洞察中国”中外学生联合社会实践的经历和感悟,他表示,人文学科发展和文化软环境营造对留学生同学深度融入校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医院管理专业2017级硕士生胡盛兰表示,得益于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诸多同学收获了人生中首次“踏出国门看世界”的机会,期望随着国际研究生院的发展,能够有更多同学“走出去”,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图为学生代表郝治翰发言

在听取每位同学发言后,高虹表示,提升全球胜任力关键在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具备同理心,充分考虑思维方式的差异;国际研究生院未来要汇聚整合院内外资源,构筑多元并举的培养体系,助力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教育模式的同时,实现服务与管理支撑体系的国际化。高虹表示,感谢同学们为国际研究生院的建设积极献言建策,未来国际研究生院将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开放合作等方面不断探索,强化创新,成为服务社会和引领发展的一流人才培养基地。(文/刘鹏、郝治翰、胡盛兰、陆海鸥、赵露  摄影/丁超)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