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至30日,我院科考船“清研海试1”在珠江口海域顺利完成了首个科考实验航次。“清研海试1”是我院第一艘科考船,长49.8米,宽13米,排水量1020吨,配有四锚定位和动力定位,主甲板设矩形月池和10吨吊机。
图为科考船停在汕尾万聪码头
28日,科考队员从学校前往汕尾,进行仪器设备装船和调试。科考船29日清晨从汕尾出发,途径香港南部海域,并于当夜抵达珠海外海。30日进行珠海附近两个主要断面的综合调查,科考船当晚停靠至深圳湾东角头公务码头。
图为航线(蓝线)和观测站位(红点)图
珠江的径流量在我国仅次于长江,珠江冲淡水由于携带大量低盐水,泥沙含量和营养盐高,对汕尾至阳江一带近海(包含深圳广州)的水动力过程、污染物扩散、生物生态环境等过程都起着关键性作用。此航次任务主要是从物理海洋(邢久星课题组)和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姜玥璐课题组和周进课题组)的角度对珠江冲淡水进行综合考查。船行至观测站点,停船后进行观测作业。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将温盐深仪(CTD)从海表放至海底再收回,获得全水深的温盐数据;利用YSI水质探测仪在海表进行水质测量;取表层和中层水样各1升,对水样进行抽滤,封装好冷冻保存,带回实验室进行后续测定操作。本航次全程,总计完成21个观测站位的综合考查。
本航次期间,天气和海况都十分理想。在船长和轮机长科学调度,船员们积极协助下,所有既定的调查任务均顺利完成,“清研海试1”圆满返航,期待下一次启航。
图为现场作业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