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总决赛举行

发布时间:2019-09-27

9月26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京津冀-粤港澳”大赛)深圳赛区总决赛,从全国各地百余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的25支队伍在这里展开最终对决,来自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领导及教师代表、政府相关机构代表、投资人和企业家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1.jpg

图为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大赛深圳赛区闭幕式全体人员合影

“京津冀-粤港澳”大赛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发起的一项国际性创新创业赛事,旨在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搭建高校与社会创新创业青年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服务“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经济和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本届大赛延续了“创享未来城市”的主题,设立了五个全国赛区,一个国际赛区,一个职教赛道,两个行业垂直赛道。其中,充满活力的深圳是全国赛区之一。

闭幕式上,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晓林高度赞扬了本次比赛中参赛团队展现出的务实向上、奋发创新的精神风貌,他表示,大赛有效促进了青年创业者之间的探讨交流,期待看到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涌现出来。中国高校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虞苍璧对大赛作了总结和展望,希望参赛团队能够进一步完善项目,早日实现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和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增添助力。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晓浩在致辞中表示,青年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热情、知识和技术,还应该拥有全视角的观察、思考和行动;高校、政府、产业圈都应该努力为初创企业营造更好的土壤,立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致力于推动形成开放的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各校优质资源整合,让学生创新创业拥有更宽广的依托。

2.jpg

图为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晓林致辞

3.jpg

图为中国高校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虞苍壁致辞

4.jpg

图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晓浩致辞

决赛当天的项目路演中,25个入围团队相继登台展示他们兼具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项目方案,其中有致力于青少年探究式学习普及的编程学堂、有基于人机交互技术打造的儿童教育机器人、有专注提升中小学校园餐饮质量的食品研发、有帮助在华外国人对接当地便民服务的生活平台、还有通过生物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卫士等等。这些项目涉及多项前沿技术,如: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5.jpg

图为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大赛深圳赛区总决赛路演现场

6.jpg

图为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大赛深圳赛区总决赛路演现场

本届大赛深圳赛区共设有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以及三等奖4名,获得前6名的团队可以晋级最后的全国总决赛,与其他赛区的团队一较高下。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曦华科技”凭借出色的创意和高效的团队配合摘得特等奖;“BLUEOCEAN”和“基于机器视觉的屏显检测方案”紧随其后夺得一等奖;二等奖分别由“液芯科技”、“广东讯维S-COIL光纤测井研发”和“凤凰涅槃”获得,以上团队全部进入全国总决赛。其中,获得特等奖的“曦华科技”团队是由清华大学1993级汽车工程专业、法学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陈曦负责,获得二等奖的“液芯科技”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专业博士生王东风负责。

7.jpg

8.jpg

图为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大赛深圳赛区颁奖环节

在这次大赛中,所有参赛团队通过实际行动,充分彰显了用创新智慧畅想未来新生活的理念。赛后,“知乐奇教育”团队表示,对于初创团队来说,这次大赛是一次很好的展示和学习机会,从其他团队身上发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闪光点;“EverCraft”和“中大科洁”团队也都表示,感谢在这场旅程中收获的一切,很开心能够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创业团队,一起交流在创业过程遇到的酸甜苦辣,未来会继续前行,不忘初心,让每一份对未来的设计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用科技创新为大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文/唐瑭  图/大赛主办方及韩春提供)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