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我院两门课程荣获2019年“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发布时间:2019-09-27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9年“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名单,我院黄维教授主讲的研究生课程“视觉符号设计”和张灿荣副教授主讲的研究生课程“高级运筹学”分别获评“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1.png

图为课程“视觉符号设计”和“高级运筹学”荣获2017年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精品课程”

黄维教授主讲的“视觉符号设计”课程是继2016年“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课程之后第二门被授予清华大学校级精品课称号的课程。这是一门为适应当今文创产业发展对设计人才的新需求、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文创产业优势,同时根据我院艺术硕士教学实际情况而原创的设计专业课程。自2012年秋季首次开讲以来,此课已连续七年在校级课堂教学评估中获得前5%,也是我院首门课评和教评均列全校前5%的设计类课程,深受历届修课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22.png

黄维老师在长期的学术研究、设计实践与教学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他认为,作为研究生设计类课程教学应是专通并举、明理创新,知行合一、实践赋能。在理论教学中,他主张“明理至真,得道创新”,基于人类视知觉与心理效应的规律创建了独具特色的视觉符号设计理论体系,从而打破了平面、立体、空间各设计专业之间的界限,将单一专业知识视角提升到设计学科的共同学理层面上来观照,真正认识与掌握设计的本质规律与方法,将“知其然”提升为“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其原理,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当代表达”的原创性视觉符号作品。在教学方式上,黄老师提出 “三维一体,知行合一”,即认识规律,掌握方法,转化产品,服务民生,将“三位一体”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实验教学中,他坚持“艺匠融合、协同创新”,跳出单一专业的思维定势与专业局限,以藤铁工艺作为课程实验的载体,在企业工艺师的密切配合下,学生专注思考视觉符号设计的创新原理,通过协同创新将创意作品变成实际产品,从而领会“登高望远,山水无界”的跨界学习乐趣。

本课程教研成果2016年获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课程主创教师荣获清华大学2017年度教学优秀奖,2018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png

图为学生在教学实验基地与企业工艺师开展艺匠融合、协同创新活动

3.png

图为任课教师和企业导师认真辅导学生创作

“高级运筹学”是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加强研究生的数学建模和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和编程实现能力,提升学生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胜任甚至引领物流相关领域的科研与管理等工作。自2010年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来,张灿荣副教授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投身到“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自2015年起该课程连续四年获得教评前5%,此外,张灿荣副教授蝉联了2016和2017年度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4.png

图为张灿荣副教授荣获两届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张灿荣副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践行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通过适时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体现正能量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担当意识;通过渐进式提问和适当的板书以及充分的上机实验,结合项目、论文、竞赛指导,夯实学生理论推导和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产业影响力;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知识点讲解过程,给学生呈现出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知识架构体系,同时利用雨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考问题。

5.png

图为板书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实体模型促进感性认识

为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增加优质课源,提高教学质量,我院自2008年起启动院级精品课建设机制。截止目前,我院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7门,在建院精品课程12门。围绕着“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目标,经过专家听课、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一系列培育过程,我院精品课程建设初显成效,已有3门院精品课程获评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分别是“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黄维)、“视觉符号设计”(黄维)和“高级运筹学”(张灿荣)。培养处接下来会继续通过建设精品课程、设立“标杆”课程,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全面推进学院课程建设工作。(文/宋思雨、宋晓光,图/黄维、张灿荣、丁超)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