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8

青年教师董宇涵:同学习,共成长

时值中午,刚刚结束“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的董宇涵老师回到信息大楼,接受我们学生记者的采访。董老师个子很高,穿着藏蓝色的院衫,像阳光学长坐在我们的面前,侃侃而谈,分享他参加青教赛的故事。


董宇涵: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与网络、信息与信号处理、无线光通信、传感器网络及应用、大数据分析。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授权专利8项,受理专利20余项。曾获IEEE GLOBECOM最佳论文奖,清华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工科组一等奖、北京市第十一届青教赛工科类三等奖等荣誉。


言传身教中成长



谈起青教赛获奖经历时,董老师提到,我院袁博和唐仙等老师都曾取得很好的成绩,正是受到他们的鼓舞和帮助,加上学生的信任和认可,以及自己对教学的兴趣,才报名参赛的。去年校赛获奖后,作为工科组的一员代表学校参加了今年北京市青教赛,董老师还笑着说:“参赛前刚好39岁,再过一年就失去市赛参赛资格了。”


作为一位“大龄参赛选手”,董老师的参赛过程较为坎坷。在准备校赛的过程中,校工会牵头为参赛教师们提供了针对性的辅导和专门的演练指导,但往返不易,董老师只参加过一次现场培训。后来,深研院培养处把薛芳渝、冯鹏、梅赐琪、李蕉等金牌教练和教学名师从北京请来,为深圳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天的现场培训。老师们现身说法讲解案例,例如梅赐琪老师的“清华之格”、冯鹏老师的“挖坑理论”、薛芳渝老师的“口传心授”以及李蕉老师的示范课等,让董老师深受触动,受益颇多。


得益于教练的多次言传身教,董老师对三位一体教学理念有了比以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知识是翅膀,能力是动力,价值是方向,当三位一体时,才能带学生飞翔。董老师认为知识传授是基础,内在逻辑是纽带,在讲授和传递知识点时,我们尤其要注重知识点的逻辑性,不要跳跃,让内行和外行都能够有所理解。因此,每次课程要有复习和回顾,尽可能从生活中的示例引入问题,层层递进地展开本次课程的知识点,适当介绍研究前沿,最后在小结中深入思考和强化理解。董老师建议在上述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培训与比赛中,董老师也逐渐摸索到将三位一体、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的方法。在本学期的“无线通信工程”课程上具体讲授分集技术时,董老师提醒学生不仅要注重系统性能(先进性),同时还要考虑通信资源(经济性),从而引导大家结合国情,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地使用先进技术。“价值塑造绝不是直白的口号,我们要看到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要正视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董老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重视基础研究,跳出框架,追求创新,投入相关领域的国防民生事业,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清华大学第八届青教赛上,董老师夺得工科组一等奖,并作为优秀教师代表被选送参加今年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然而在备赛时,董老师只能利用去北京出差的空隙时间见缝插针地参加培训和试讲,反复打磨教案,不断改进课件。比赛当天,他从交通鸣笛抓拍系统引入问题,从波束赋形基本概念、自适应波束赋形、波束赋形失效等三个方面层层递进阐述波束赋形的概念、原理、局限、及应对措施,中间穿插介绍了声纳阵列、机载相控阵雷达等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最终,董宇涵老师荣获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工科类三等奖



多管齐下,提高课程参与度

 


董宇涵老师本次参赛的课程“信息与通信技术”是专为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开设的。面对着来自信息、能源、材料、环境、生物、医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董老师采用全英文科普信息技术,显然是颇费一番功夫的。董老师每堂课会为同学们准备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双语术语及解释列表,方便基础薄弱的同学对照学习。同时,课堂上采用生动活泼的生活案例,以及近期的科技新闻热点,始终抓住同学们的兴趣点,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对知识点的讲解中,董老师更多强调物理意义,而不是简单的数学符号、专业术语。



在课堂上,相比于国外的学生,中国的学生大多羞于开口。“说错了怕让人笑话;说对了又理当如此。”究竟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教十年的董老师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课堂提问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董老师在今年春季第三次开授“信息与通信技术”,与时俱进地使用了雨课堂授课方式,每节课上设置单选、多选、投票、填空等至少十余个问题,鼓励不同意见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观点,提高课程参与度。此外,通过参加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英语课程教学(EMI)培训项目,董老师又解锁了一系列新的方法:根据教室形状、人数规模,因地制宜地采用分组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如可以让每组讨论出一个观点,也可以让学生来重复对方的观点,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投票。在“信息与通信技术”课上,董老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心目中的热点技术,挑选出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机器人、5G等几个最热门的课题,安排学生分组调研、团队报告,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学、协作、表达的能力。董老师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他眼里,教学质量不能以学生学习知识的多和少作为衡量标准,而在于学生在课后是否有自己的体会,形成一些认识,引发一些思考。



此外,董老师也在不断尝试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他去年报名申请并获批开设一门慕课。董老师更推荐扁平化的慕课,注重随堂讲授的内容,而不是花哨炫酷的形式。现在,随着网络课堂的发展,同一门课程,学生在网上有着更多的选择。慕课可以帮助我们释放课堂时间,增加课堂讨论和交流。


做研究不是闭关修炼”

 

什么是研究?董老师认为,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然后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形成结论的过程。在具体的研究训练过程中,董老师勉励学生,遇到问题不要慌,要懂得求助可求助的资源,如你的老师和学长,还有文献资料,然后再做任务的分解,并寻求解决方案。其中,沟通至关重要。“做研究不是练武功秘籍,闭关修炼几年就可以天下无敌了,我们必须要多与人交流沟通,多阅读文献,时刻关注前沿动态”。同时调研的精细度、精准度也需要不断提高,董老师强调,做学术一定要有自信,能耐得住性子,把握好自己节奏。



除了日常充实的教学科研、管理类工作,董老师还慢慢开始在做一部分人工智能与医疗相关的项目,如通过对脑电、心电、血压、血糖、呼吸等数据的分析处理来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睡眠障碍等慢性病进行辅助诊断和疾病预警。因为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也非常感兴趣。董老师坦言,人工智能是热点,虽然上手容易,其实做深很难,落地更难。其实,每个领域都有自己急需解决的问题,真正找到自己的领域优势,制定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对一个在读研究生尤为重要。董宇涵老师总是这样劝勉学生,干一行爱一行,要有自信,也要把握预期,适时调适自己,不能人云亦云,要找到与自己match的部分,无论是科研还是工作



平时,董老师特别愿意和学生谈心,“和学生在一起很有意思,他们很年轻,很活跃,想法也很生动甚至奇特”。我相信,如果你采访他,你也会喜欢这样一位热情幽默而又知识渊博的老师。




摄影: 邓惠

丁超、刘卓绚、戴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