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我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获得嘉奖

发布时间:2020-09-08

近日,清华大学颁发2019年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清华大学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积极贡献奖,我院获得表彰。同时,我院牵头、粤港澳三地多所著名高校共同发起的“粤港澳高校机器人科技联盟”于近日获批成立。

我院获2019年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奖

    为充分调动和鼓励全校师生参与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的积极性,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队伍建设,今年1月份,清华大学国际处开展了2019年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的评选工作。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获评2019年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我院管运涛研究员获评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个人。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法国交叉科学研究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法国巴黎第五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一批世界著名高校、机构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1.jpg

图为我院张传杰副院长(左三)领取2019年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奖

管运涛研究员为我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副院长,近年来他致力于开展国际科研和教育合作工作,践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国际化”的办学特点。他长期以来,他协助推进和巩固与日本京都大学的合作,设立双学位项目;保持着和韩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布局针对一带一路相关的潜在合作,并与环保部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开展战略合作。
2.jpg 

管运涛老师接待外国专家

我院获清华大学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积极贡献奖积极参与清华全球暑校

清华大学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GSS 2020)于7月20日-28日在北京举办,来自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优秀青年学子在“云端”欢聚一堂。我院积极组织参与,并获得热烈反响,最终并获评清华大学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积极贡献奖。

清华大学全球暑期学校以“面向疫情后的世界”为主题,由清华大学11个院系和机构、4个海外基地和2个由清华大学发起的国际高等教育联盟等17家学术单位共同参与,运用云讲座、云研讨、云参观、云观演等多种形式,汇聚全校优秀教学资源,邀请海内外知名教授授课,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跨学科平台,使同学们理解和认识疫情后世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未来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3.jpg 

图为我院张传杰副院长(右三)领取清华大学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积极贡献奖


“粤港澳高校机器人科技联盟”获批

    我院于2019年7月加入粤港澳高校联盟。2020年上半年,我院申请在粤港澳高校联盟下组建“粤港澳高校机器人科技联盟”,并于近日正式获批,成为粤港澳高校联盟下的专业子联盟。
 粤港澳高校联盟是粤港澳地区高校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大学合作组织,以推动粤港澳三地高校交流合作的纵深发展与融合创新作为工作宗旨,以服务地方和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历史使命。到目前为止粤港澳三地共有37所精英高校入盟(广东21所、香港9所,澳门7所)。我院于2019年7月加入粤港澳高校联盟。

粤港澳高校机器人科技联盟由我院牵头,粤港澳三地多所著名高校共同发起。我院不仅建有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还同时还参与承办每年一届的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在空间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机器人核心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各成员高校对机器人科技发展前景一致看好,拟逐步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并期待通过创建机器人科技联盟加深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 
4.jpg 

5.jpg

我院参与组织首届(2019))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

我院以“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办学特色。其中“国际化”指的是致力于与国际一流高校和机构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着眼全球重大挑战问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师生组成、培养过程、校园建设、治理体系高度国际化,力争在深圳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群。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我院将勇挑重担,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图、文:徐慧

编辑:姜奕辰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