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颁发2020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表彰为深圳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委书记王伟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市政协主席林洁出席。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多位教师荣获奖励,戚铭尧团队参与的“智慧口岸智能通关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吴光学团队荣获2020年度深圳市标准奖。
戚铭尧团队参与的“智慧口岸智能通关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针对国内外智慧口岸智能通关系统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攻克了智能集装箱运输车辆互联感知运营技术、智能集装箱运输车辆RFID智能通关与物流运输安全技术、口岸通关智能卡口成套集成技术,形成了智慧口岸智能通关、物流运营企业及物流车辆的协同管控解决方案,在港珠澳大桥口岸建设运营、“一带一路”跨境物流运输、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交通建设和深港便利化通关等国家重点战略工程中有效应用。
吴光学作为项目召集人编制了ISO标准《城镇水回用-集中式水回用系统指南:第I部分 集中式系统设计原则》。标准规定了集中式再生水城镇利用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提出了集中式城镇再生水的四种利用模式,明确了处理工艺、管网输配和利用途径之间的关系;阐释了水源、处理、储存、输配、监测等水回用关键环节的设计要求和关键水质指标;通过区域内不同用途的优化配置和不同层循环利用的嵌套耦合,优化城镇水回用系统设计(用途、水量、水质),降低水循环利用系统的资源能源消耗。此标准已成为葡萄牙《污水再生利用指南》、葡萄牙水回用法律法令(No. 119/2019)等重要文件制定的依据;也被英国标准协会(BSI)、法国标准协会(AFNOR)等转化为其国内标准进行推广应用。
据悉,2020年深圳共受理评奖申报628项,是深圳市设立科技奖以来申请量最多的一次,经过评定,评出市长奖2名、市长特别奖1名、自然科学奖11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55项、青年科技奖8名、专利奖25项、标准奖15项。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脱颖而出,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继续开展关于重大挑战问题的研究,引领创新,助力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余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