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16

SIGS毕业生故事 | 闫一默:要走就走一条难走的路

编者按

转眼间,2021毕业季来临,SIGS校园里又一批青年学子顺利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们比入学时更添了一分成熟与稳重,身上散发着着清华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特质。他们一面收拾着行囊,一面回顾着SIGS校园里的美好时光。他们带着说不尽的青春故事,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奔向更远的前方。

我们采访了部分优秀的毕业生,让他们在离校之际为SIGSers讲述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研生活,分享工作和成长的感悟,用独特的方式来纪念青春,把片片真情献给恩师、献给同学、献给学院、献给母校。希望他们在人生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扬帆远航,同时通过他们的故事助力更多SIGSers乘风破浪、逐梦而行。


图片

闫一默,2018级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师从刘冉副教授。研究主要致力于辅助生殖领域的芯片技术开发及应用探索。曾荣获硕士国家研究生奖学金,清华大学院综合二等奖学金等。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两篇(其中一篇为本领域顶刊lab chip),以第一作者发表A类国际会议论文一篇,以学生第一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将于2021年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磁性微纳机器人、微机电系统开发。

 

从星辰大海跨入生物医学工程的殿堂

初入南国校园,我憧憬许久的研究生生活就这样伴随着夏日的微风悄然而至。能进入生物医学工程系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梦想。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从本科机械相关专业到研究生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跨学科的原因使得刚入学的自己就好像生在北方而初入南方,总会有些许水土不服,我需要在课上课下补充大量的知识,提高相关技能,才能够慢慢对这个学科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生物、医学、工程,三者缺一不可,在了解生物机理及生物现象的同时,又要找到潜在的医学应用场景,通过可控编程化的方式使其更智能化的运行。因此,仅仅单一了解某一方面是无法支持课题顺利推进的。为了能够锻炼自己学科交叉创新的能力,我除了恶补生物知识之外,也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走进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切身实地了解临床需求,找到课题着眼点。同时,我在研一期间还以客座学生的身份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图片

在实验室超净间科研工作中的闫一默

 

心怀梦想,但却不为梦所主宰

在研究生的初始阶段,我一直对自己的课题有很多不切实际,甚至可以说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我从本科阶段就常泡在实验室锻炼自我,本以为研究生的科研生活应与本科有非常显著的延申差别,实际上我花了很长时间的积淀,才逐渐真正体悟到二者的本质差别。相比本科,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更加系统化,要求的研究深度也随之更高。这样的高要求让原本自信满满、觉得是时候做出一番成绩的自己屡次碰壁。

但非常幸运的是,我有导师的陪伴和一路支持,在求学过程中,虽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长期在导师和课题组的身边,但是我和刘冉老师的交流与沟通从未停歇。每当我有新的创新想法时,她总是愿意给我机会去尝试;在我感到迷茫,课题找不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她会不断地给我开辟新的思路;在我急于求成,一心只想着快速解决问题而忽略了细节的时候,她会耐心教导我,让我浮躁的内心逐渐安稳下来。就这样,我的学习科研逐渐进入正轨,我找到了合适的科研切入点。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坚持摸索,我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也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知和要求。希望自己心怀梦想,但却不为梦所主宰,仍有神思,但却又不走火入魔。


图片

闫一默(右)与导师刘冉(中)合影


SIGS丰富的文体生活,让研究生生活更加有趣

除了繁重而忙碌的学习科研生活,我在学校一直热衷于参加各类学生活动,加入SIGS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优秀的同学,在学习科研之余和不同专业及爱好的同学交流,我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在与朋友们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思维角度,逐渐丰富了自己的价值和知识体系。


图片

闫一默参加香港科技大学国际创业大赛


除此之外,我十分热爱运动和旅游,既为了秉承清华“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也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因为我在旅游的途中有更多时间沉下心思考未来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我所坚持的生活态度与追求。


图片

闫一默在冰岛瓦特那冰川旅行


努力奋斗,为了更崇高的目标砥砺前行

在我入学之初,未来继续留学深造的想法就已经萌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博大精深,让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世界之大,有太多东西值得去探索和学习。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一直有规划、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研一就开始恶补专业课知识,并利用闲暇时间去体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研二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再到原型机搭建,这一段经历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与魅力。到了研三,我大部分时间主要用来总结分析之前的实验经验,科研思维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整体效率也随之提升,我开始大胆尝试探索过去让自己望而却步的领域方向。

研三初期也是我开始博士申请的时期,每天除了日常的科研工作,我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调研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实验室。回想起最初从机械领域跨越到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时候,就曾在考虑未来博士阶段可以继续做些不一样的事情。最终,我选择从比较熟悉的微流控领域转到磁性微纳机器人药物递送的领域。我非常期待下一段的学术旅途。愿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


图片

闫一默线上参加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申请面试


致SIGSers:谨言,慎行,坦荡,实干

《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曾写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也许人生总有些事情不会按照我们所期待的轨迹去发生。但我们也应该做好规划,才能让自己更加坦然地面对成败荣辱。求学和生活的道路注定会有许多不期而遇,但只要保持一颗真实、求知探索的初心,就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我希望告诉现在以及未来的SIGSers,要做一个真正做事的人,遇到问题就积极解决,不要回避,在努力探索、克服困难期间逐渐培养自己的工程及社会实践能力。SIGS校园不论在学术氛围还是专业实践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所喜爱、所擅长的领域去发光发热。我们一定要懂得抓住机会。在我看来,机会就好比公交车,每天都会有许多辆车经过我们人生的路口,但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一班,下一班车是否一定会如期而至,是无法预知或保障的。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图片

闫一默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答辩

 

品德、品行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培养,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实干的重要性。我名叫“一默”,来源于《淮南子·人间训》中“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意指做人谨言慎行,这是家人长辈对我的期盼。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会将此铭记于心,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传承并发扬让我引以为豪的清华精神,让自己问心无愧、脚踏实地,不辜负母校和家庭的培育之恩。

  


策划:宣传与公关办

文/图:闫一默

编辑:叶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