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怡,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大数据与运筹学方向博士新生,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沈君怡本科和硕士都是在英国读的。在英国求学期间,她学的专业是纯数学,更偏理论一些,发表论文需要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在申请读博的时候,沈君怡希望能够从理论研究转到偏应用方向,而这中间还是存在很大的鸿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沈君怡过了一个间隔年。尽管这一年申请、面试的时间线都被拉长,但她乘着这个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专业文献,丰富自己的专业背景。当时她也收到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但研究方向偏向于生物化学。在得知被清华录取,成为陈伟坚教授的学生,沈君怡表示十分开心,她希望在读博期间能够发表更多论文。
谈及为什么选择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沈君怡表示,首先清华是国内的顶尖学府,清华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深深吸引着她;此外,TBSI的项目可以去伯克利加州大学交流学习,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学术上的思想碰撞,感受不同国家的实验室学习氛围,积累学术经验。沈君怡还提到,她来自中国香港,小时候就经常来深圳,因此也见证了深圳的飞速发展。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深圳和香港是十分相似的,生活节奏很快,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无限可能,沈君怡希望能够抓住“双区”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将来以所学回报社会。
作为领客计划的营员,沈君怡在开学前便来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这期间,她接触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了解了多样的思维模式,收获很大。沈君怡非常期待在国际研究生院读博的日子,她希望能够接触和完成更多的项目,收获成就感。
无体育,不清华。来了清华之后,沈君怡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领客计划训练营期间,荧光夜跑、晨跑、穿越东西冲等户外活动给沈君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育已经成为了清华人的一部分,融入到清华人的日常生活中。沈君怡希望能够在好好科研、多多尝试参加社会工作的同时,也能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
国际化、学科交叉、富有创新动力的国际研究生院,汇聚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专业的佼佼者。沈君怡希望能在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中有所收获,也能给其他专业的人一些新的启发。她很期待在SIGS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生记者:张婷
编辑:余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