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0

仪忠凯

编者按: 

又是一年毕业季,SIGS毕业生们即将怀揣梦想和希望,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部分优秀毕业生的故事,邀请他们讲述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生活,分享他们的精彩故事和成长感悟,希望借此激励更多SIGSers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仪忠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2018级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师从许银亮副教授。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9、2020连续两年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入选阿里巴巴顶尖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期刊7篇,其中4篇入选IEEE popular article;核心学术成果荣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多个国际会议/核心期刊的最佳/优秀论文,支撑多项科技项目及其示范工程的工作开展。


求学之路,感慨万千

还记得2018年的夏天,我从深圳北站出来,外面刚好下着小雨,湿热的空气让我感觉非常不适,离开父母、女友的孤寂感和对陌生城市的迷茫感,让我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伤感。来到宿舍,放下重重的行李后,我看到老师发来的消息,“到深圳了吗?”老师的关怀让我在偌大的城市中得到了一丝慰藉。

如今回首,虽修身不易,却收获颇丰,恩师的箴言教诲,课题组的温馨陪伴,朋友们的鼓舞勉励——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在此分享博士期间的收获,望学弟学妹们亦有所得。愿自己初心不忘,锲而不舍,砥砺前行。

TBSI-1C合影

充分用好课程资源,夯实基础

早在硕士期间,我的研究方向就已经开始涉及电力系统优化,但是由于缺乏对优化理论的基础认识,我做出的研究往往浮于表面,难以从数学理论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本质方法。现在回想起来,庆幸自己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把各种优化基础内容学得非常扎实,一年级时的课程成绩位列同届博士班第一,为我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即使在遇到一些生疏问题的时候也能很快找到它们的数学本源,加深对科研问题和方法的理解深度。

参与迎新活动

早点迈出第一步

如果没经历过学院的交叉学科培养体系,我或许不敢离开自己熟悉的电力行业而投身互联网。学院交叉学科的培养理念显著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拓宽了知识面,让我有更大的勇气去接触和学习新兴学科的相关知识,敢于涉猎其他行业。毕业之后,我越发感到学院育人理念之先进,国际化和学科交叉的培养环境促使我们尝试新事物、探索新领域、迎接新挑战,为我们未来长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很强的引导作用。

朋友们合影(左二为仪忠凯)

从“竞争”到“合作”

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然而在清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虽经历不同,但都充满朝气、志同道合、理想远大。学术“大佬”、社交达人、创业先锋比比皆是,每个人身上的亮点和长处也各不相同。不论当下还是未来,我们都是一群能互补互助、共同进步的伙伴,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加强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携手前进,相信一定有更多的收获。

参与学术交流

与导师主动沟通,减轻焦虑

在科研上,我们很容易在研究进度缓慢或者实验陷入困境的时候讳疾忌医,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如果能主动沟通,让老师们了解你当前的真实状态,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学生的焦虑感,也能更快找到解决方案。

我是较早进入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被录取后,我在硕士的后半期就已经开始跟导师做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我经常去办公室“打扰”课题组的老师们,跟导师的沟通频率也非常高。相信大家只要足够积极主动,依托学校提供的平台,相信老师们丰富的经验,以及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总能做出不错的成果。另外,博士阶段越往后压力越大,心情也越容易浮躁,希望低年级的同学们尽早进入科研状态,争取把时间节点和进度提前。

先拿起,再放下

在职业规划方面,学院提供了很多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和企业实习的机会,在不耽误自己学业且科研精力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对未来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选择一定是有利无害的。

早期的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也不太清晰:刚入学时想去国有机关单位,后来感觉自己文章发得不错,又倾向于教职或者做博士后,直到毕业前,通过在工业界的实习机会,我才发现,如果能真的让自己的技术发挥实用价值,确是一件让人满足的事情。因此,只要精力充足,我鼓励学弟学妹们多去做一些尝试和体验,毕竟只有“拿起”才能“放下”,经历过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

写在最后

回首过往,我在TBSI-1C度过了充实且温暖的博士生涯。匆匆毕业,有太多感情难以言表。千言万语,不如期盼未来相聚。



文/图:仪忠凯

编辑:叶思佳

海报制作:武晨

审核: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