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0

SIGS毕业生故事 | 陈斌国:难忘清深,目之所及,皆是师友

编者按: 

又是一年毕业季,SIGS毕业生们即将怀揣梦想和希望,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部分优秀毕业生的故事,邀请他们讲述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生活,分享他们的精彩故事和成长感悟,希望借此激励更多SIGSers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陈斌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2届毕业生,师从何宏辉副教授,荣获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清华之友——潍柴动力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荣誉。研究主攻偏振光信息提取与处理、生物医学成像,曾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篇,其中以一作和共一身份发表文章4篇。毕业后就职于华为海思。



犹记得四年前,第一次来到南国校园参观,师兄热情地带我游览了校园,我被这座校园深深地吸引:这里实验室的科研设备先进,周围的环境也让我感受到一种轻松欢快之感,不禁心生好感与向往。后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推免到这里进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信息大楼

由于学院允许同学们大四就来院进行毕业设计,我得以提前进入学校,提前体验南国校园的生活与研究学习。在这里,我发现学院提供的学习资源非常广阔,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就业讲座以及分享会,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对于一个初踏进研究生生活的人来说可谓意义非凡,极大地帮助我开拓视野。

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外,学院也积极组织同学们参与校本部的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我有幸与其他专业优秀的小伙伴们一同参加海门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了解政府及企业的工作生活,了解基层生活。学院提供了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平台,让我们去发现自己、了解自己,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和优秀的前辈、同学交流学习的机会。

磨练:研途并肩,皆是师友

陈斌国(左四)毕业照(左三为导师何宏辉)

人生之一大幸在于遇到良师益友学习和科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本科专业属于光电工程系,更多偏向理论上的学习,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虽仍属光学范围,但所学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需要与生物医学领域相结合以及搭建仪器,起初对于专业的跨越我并不是很适应。所幸遇到许多热心的前辈师长、朋友,时常鼓励与帮助我,才得以渡过重重难关。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兄——2019届物理系硕士生刘腾(下称“腾总”)。刚开始滕总带着我做科研的时候,我对许多专业、深入的东西尚一知半解,因此在做研究的时候,更多只是一味地在“做”,但却未必做得够深、够好、够透。而从腾总的身上,我总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

我很幸运,研途中遇到了许多好老师。感谢我的导师小何老师,还有大师兄超哥、马辉老师、曾楠老师、何永红老师等等。在我的研究生生涯中,他们非常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也会积极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一丝不苟地帮助我们修改和指导论文。我从他们身上学到最重要的品质是,始于科研,却不止于科研,无论未来从事何种行业,都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认真负责、谦逊严谨的态度,从一而终,一步一个脚印把事情做好。

与导师何宏辉(右)合影

回望:情系清深,感恩遇见

临别之际,驻足回望,我觉得学院给予我最重要的东西,不仅仅在于学术科研上发了多少文章、拿过什么奖项,更多的是这座校园带给了我无数的惊喜和“遇见”:我这里遇见了许多重要而珍贵的人,他们亦师亦友,在我生命的旅程中划上了重要的一笔,有的深深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教会我学会感恩,教会我学会保持初心,教会我无论学业和生活带给我们怎样的“刁难”,都应坚持着自己的步伐勇敢走下去。

陈斌国拍摄的校园景色

正如清华校歌所言,“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希望自己未来能够保持初心,继续前进!

清深,我永远的挂念。


/图:陈斌国

编辑叶思佳

海报制作:武晨

审核: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