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开展工程实践调研

4月1至2日,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下称“工程博士”)2022级和部分2020级、2021级学生在“工程实践调研”课程责任教授管运涛,工程博士班主任刘敏、赵鹏的带领下,共同前往深圳市水务集团红木山水厂、洪湖水质净化厂、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七家单位,聚焦湾区重点项目和知名企业,开展以“智慧城市、美丽深圳”为主题的工程实践调研。

在红木山水厂水质监测中心调研合影

       在红木山水厂,师生一行参观了现代化的水处理技术和自动化系统装备,包括泵房、混凝沉淀池、上向流臭氧活性炭滤池、砂滤池等,师生们还参观了水质监测中心,与技术负责人张文艺交流水处理和检测最新工艺和装备技术,深入理解了水质检测对水厂管理和运营的重要作用。

在洪湖水质净化厂调研

在洪湖水质净化厂,厂长刘海牙向大家介绍了净化厂的基本情况。水质净化厂一期设计规模为5万立方米/天,采用全地下双层结构布局,是实现5G信号覆盖的地下水质净化厂,在避免邻避效应的同时,也成为罗湖区市民的休闲场所。

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调研

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中心主任冯圣中详细讲解了超算中心立项建设和运行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超级计算机在疫情防控、新材料研制、药物研发、气候预报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的多场景应用。同学们了解到中国超算的快速发展、超算生态圈构建、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前景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在施罗德工业集团调研

施罗德工业集团致力于提供城市地下空间健康体检智能装备和解决方案,集团董事长宋镇宇带领师生们参观了全新管道机器人展厅,全新管道机器人采用了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控制系统,可用于监测和修复各类地下管道和隐蔽工程,改善了市政管道维修环境、提升了维护效率。

深圳市建科院未来大厦调研合影

在国际低碳城的深圳市建科院未来大厦,执行总建筑师孙延超介绍了国际低碳城规划和未来大厦建设情况,未来大厦实现直流电在建筑中的全域运用,成为走出试验室、规模化应用的全直流建筑,在节约能耗的同时也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其绿色低碳理念及相关的经验引发了同学更多的思考,师生们也在此亲身感受到“光储直柔”建筑作为双碳战略技术核心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在深圳市前海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座谈交流

深圳市前海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城市建设的企业,致力于为城市的智能化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公司董事长常海和技术负责人介绍了前海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城市各类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状态监测和智能控制,为城市管理和规划实施创造了更加便捷、智慧的方式,采用了最新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城市的运行状态,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智能化支持。同学们积极思考,结合专业知识为该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广泛应用提出建议。

调研前海交通枢纽项目工程建设现场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秉承“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师生们在工程建设现场近距离调研了交通枢纽的建设、施工的各个环节。通过与项目负责人季顺安的交流探讨,同学们了解了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和现阶段面临的挑战,深入理解了土木工程建设中新理念、新技术、新工法的实践应用。在交流座谈环节,同学们表示,城市中大型交通枢纽的建设和科学安全的施工,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出行,更关系到城市交通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同学们还对建设现场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课程实践调研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教学,更是一次聚焦主题、跨界交叉融合的工程实践探索。

工程实践调研是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中的“创新模块”必修课。在责任教授和工程教育中心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前往大湾区重点工程实施现场、近零碳建筑、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深入了解工程一线的现状和实际问题,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体验重点项目建设和优质企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同时,课程实践过程充分展示了清华大学工程实践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跨专业横向互动和交流,帮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为同学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文:李游、段晓伟、韩兆春

图:李小伟、工程博士9班师生

编辑:叶思佳

审核: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