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第二届水环境系统治理高峰论坛”在深圳市南山区举办。本次论坛以“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为主题,旨在促进水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和技术交流,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技术创新,加强水环境领域政产学研合作,助力水环境治理行业转型升级和水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主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左剑恶,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教授马克斯·多曼(Max Dohmann),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黄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史江红,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敬,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波,深圳水务集团培训中心主任戴少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乔飞,北京交通大学智慧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姚宏等。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管理运营人员共计一百余人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左剑恶、葛敬和杨波共同主持。
左剑恶(左)和马克斯·多曼致开幕词
左剑恶和马克斯·多曼在论坛开幕式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左剑恶表示,随着我国进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时期,水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是一项重要任务,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持续制定,既是社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环保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马克斯·多曼表示,当前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碳排放,水环境治理的变革顺应发展潮流,中德双方的技术交流将积极推进全球水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后,王凯军、左剑恶、黄鸥、史江红、葛敬等多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王凯军深入讨论和展望了未来低碳水厂建设和未来新水务,左剑恶介绍了生物指标在深圳市河流生态健康调查中的应用,黄欧介绍了调蓄池技术的迭代发展与应用,史江红介绍了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葛敬深入探讨了河流湖泊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马克斯·多曼介绍了当前德国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去除微污染物的实践进展,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安娜(Ana Gouveia)介绍了水中稀有物种定量评价的贝叶斯方法及应用,杨波深入介绍了高级还原法在新污染物降解及重金属资源化中的研究和应用。
圆桌论坛现场
圆桌论坛上,杨波、深圳市水务局规划计划处副处长曾岭岭、清源华建董事长刘树模、清研环境董事长刘淑杰就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治理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讨。戴少艾介绍了深圳水务集团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乔飞介绍了水动力水质植物生长综合模拟的应用,姚宏结合新技术案例分析了水务行业碳减排路径,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玲玲分享了农村黑臭坑塘治理技术及模式,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佳分享了滇池治理形势下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实践。
专家学者合影
本次论坛就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展开了充分深入的研讨,促进了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下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理念、技术、系统、政策等方面的交流,在推动水生态环境产业升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沈敏贤
图:会务方提供
编辑:叶思佳
审核: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