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最初建系于1926年,有着辉煌与灿烂的历史。其时,名师云集、群星璀璨。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被取消。2000年5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正式复建,隶属社会科学学院,李强教授担任复建后的首届系主任。重建后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学科建设与社会研究中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近年来的学科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在近年来的国际学术评估中,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始终位列大陆高校三甲。
当前中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进程中,老清华的社会学传统仍然为当前清华及国内社会学界提供宝贵的财富,清华社会学系的重建和发展也致力于让老清华社会学的学术遗产重放光彩。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目前共有20位教师,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此外,社会学系还延聘了一批国内外名校社会学系著名教授担任兼职教学工作。
二、学科特色
清华社会学系的重点学科发展包括城市社会学、转型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科技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五个方向,另外社会网研究和大数据分析也已逐渐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本系有多个研究中心,包括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医学社会学研究中心、人类学与民族学家研究中心、城镇化与城乡统筹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全球化研究中心、企业责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网络研究中心、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本系老师们依托系里的各个研究中心完成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科研项目,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清华社会学讲义》是社会学系创新社会学教材系统的一个尝试,并致力于实现跨学科知识交流与创新,争取为中国社会学学科教学提供一套高起点的教材。学术刊物《清华社会学评论》主要刊登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研究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旨在提高中国社会学界的研究和教学水平,为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积累和传播提供一个重要途径。《清华社会学评论》先后于2017、2019年获得全国优秀集刊奖,2018年,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其全文转载率位列“社会学学科期刊”全国第1名,综合指数位列“社会学学科期刊”第12名。
三、培养特色
社会学和人类学方向,培养具有深厚学科基础知识的社会学或人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博士生应能掌握中西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的总体脉络,熟练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社会研究方法,独立从事与我国社会发展及人类发展相关的重大学术课题;胜任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实际部门中从事社会行政管理、民族事务、社会政策制订和对经济-技术建设项目进行社会评估的工作。
科学社会学方向,培养科学社会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科技发展规律、科技思想、科技体制和科技产业化各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和当代前沿的基本特征,对科技的社会运行有较深刻的理解,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重要研究课题的能力,胜任高校、科技机构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科技与社会、科技传播、科技管理等相关工作。
四、招生导师
姓名 | 研究方向 | 院网个人简介链接 |
王蒲生 | 社会学、科学技术哲学 | 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wps/main.htm |
备注:招生导师信息以每年博士生招生目录为准。
五、联系方式
陈老师
电话:0755-26923262
邮箱:christina.chen@sz.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