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3

首尔国立大学金洪基教授来我院交流

2月24日,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教授、韩国教育网络(KREN)主席金洪基( Hong-Gee Kim)前来我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数信院”)开展学术讲座,并就未来的国际生合作等事宜进行座谈交流。数信院副院长董宇涵、数信院副教授郑海涛等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合影(左三为金洪基教授) 

当天下午,金洪基教授以“人工智能驱动个性化学习未来:基于知识本体与大型语言模型的可进化学习平台”为题,为我院80余名师生进行学术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在AI教育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报告由郑海涛主持。

 

金洪基教授为我院师生开展学术报告 

金洪基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的知识工程、生物医学信息学与教育技术专家,曾任首尔国立大学首席信息官,现任韩国教育网络主席。其研究横跨多个学科领域,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7部。其团队专注于数据驱动的生物学与医学研究,开发基于知识图谱的癌症与表观遗传信息AI分析工具,并致力于生物医学可解释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I)的探索。

讲座中,金洪基教授首先回顾了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他以1991年万维网协议发布和史蒂夫·乔布斯团队的对象化编程框架为例,引出教育智能化这一前瞻话题。随后,他详细介绍了韩国“融合开放共享系统(COSS)”框架下开发的“可进化学习平台”(Evolvable Learning Platform, ELP),阐述了该平台如何重塑个性化教育范式,并展望了未来AI与教育如何深度融合。

    ELP平台通过整合学生画像、交互分析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结合大语言模型和检索增强生成框架,实现了个性化内容的生成与学习路径的优化。依托课程知识图谱,该平台能够提供精准的上下文感知响应,强化个性化学习体验并通过实时分析教师课件与学生互动数据,持续更新知识图谱、优化学习路径设计。ELP平台的创新点在于“以知识图谱为锚点,以LLM为推力”,既能发挥结构化知识的精准性,又可以释放生成式AI的灵活性。这一范式为教育技术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结合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呼应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与AI协同进化”的核心命题。金洪基教授还在报告中特别强调,ELP的核心理念是“以数据驱动教育,以技术赋能人类”,指出AI并非替代教师,而是通过增强教育者的决策能力,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的平衡。

 

问答环节师生互动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与会学生就“如何评估AI输出的答案是否正确”等议题与金洪基教授展开了深入探讨。金洪基结合最近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刊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见解。讲座结束后,多名同学还与金洪基就教育知识图谱的隐私保护、AI提示设计中的认知偏差等议题进行交流。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听众对AI驱动教育创新的理解,也为师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灵感。讲座结束后,郑海涛副教授为金洪基教授颁发数信院杰出学者讲座证书。

郑海涛副教授(左)为金洪基教授(右)颁发证书 

 

 

图/文:张怀松

编辑:戴雨静

审核:聂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