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何钰滢
科学顾问:弥胜利、昌隆、武一恒、刘毅勇
创意说明:
通过对弥胜利老师团队智能图案化角膜交联仪的了解,设计者以角膜交联仪的治疗原理和治疗过程中的视觉图像为灵感,将圆锥形角膜的形态和交联原理结合,并融合眼部地形图的色彩。大量明亮、流动的光线元素象征交联过程中的紫外线,它们交织穿梭,直观展现光在角膜组织中引发的交联反应。营造出一种科技与艺术交织的梦幻氛围。
艺术背后的科学:
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角膜变薄疾病,正常角膜如同结构紧密的建筑,各层组织有序排列维持眼球前壁稳定。而圆锥角膜患者,由于基因、免疫等复杂因素,角膜内的胶原蛋白纤维受损,排列错乱,致使角膜局部刚度大幅降低。在眼内压力持续作用下,角膜逐渐向前突出,形成圆锥状畸形,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且矫正困难。角膜交联技术为圆锥角膜患者带来希望。其原理是借助特定波长的紫外线A与光敏剂核黄素协同工作。核黄素吸收紫外线A能量后,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促使角膜胶原纤维间形成新的化学键,如同给松散的纤维束打上更多“加固钉”,让角膜纤维结构更稳固,从而增强角膜整体刚度,有效遏制圆锥角膜病情进展,尽可能保留患者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