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返回
我院两位教师荣获2024年度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发布时间:2025-06-27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2024年度)获奖名单,我院康飞宇、李向明两位教师荣获2024年度“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康飞宇教授是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教师,已在教学科研一线躬耕三十余载,先后开设过10多门本科和研究生新课。在2024年度,带领年轻老师雷钰和吕伟合作讲授“材料热力学”(70350204-200)与“新能源产业及其规划管理”(82910192-200),两门课程在全校课程教学评估中获得理论类教评5%。上述两门课程属于功能材料器件专业硕士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的研究生理论类重点选修课程,对完善材料专业研究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几位老师以夯实理论根基、赋能科研创新的课程目标,结合科研前沿进展和材料领域经典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热力学定律的物理本质。通过相图测定、电化学热力学实验等操作,让学生“动手验证理论”,深化科研实践能力。“新能源产业及其规划管理”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展开,深入解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政策规划。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多维度视角,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还能理解产业变革的全局。康飞宇凭借丰富的产业经验,与企业保持密切合作,组织阳光课堂、企业参观及与一线工程和管理人员的座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意识,从而引导他们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培养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的未来能源产业领军人才。

康飞宇教授

康飞宇是清华在深办学的核心推动者之一,牵头构建“6+1”交叉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推动成立深圳盖姆石墨烯中心,引入国际顶尖资源,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学术领袖。

李向明副教授是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教师,主讲的“硕士生英语”在2024年秋季学期全校课程教学评估中获得理论类教评5%。作为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该课以医疗管理为主题,聚焦语言沟通、公共表达、文化共情与国际叙事四大能力培养。李向明构建了“场景驱动—智能赋能—文化融通”的创新教学路径,以“学术叙事为核、AI技术为翼、跨文化实践为基”,融合前沿教育技术与现实任务驱动,打造一体化教学体系。课程开发“智能医疗叙事训练系统”,将支付改革、医联体协同等真实政策情境转化为智能化任务模块,学生通过大语言模型(LLM)生成符合SCQA结构的英文政策叙事,系统自动评估其学术规范性、文化适配性与情感传递效能。课程还通过虚拟仿真与角色扮演,训练学生在“医院管理者”“医保制定者”等角色中完成高阶任务,如研究经费分配、医疗设备国际推广等。系统可实时分析学生表达的情感共鸣度与逻辑严谨性,在高压场景中优化跨文化表达与协商能力。课程还探索用生成式AI将中国医疗管理案例转化为具有文化张力的学术叙事,突破文化壁垒,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李向明副教授

课程曾获“清华大学精品课程”“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精品课程”“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教育部智慧教学优秀教材奖”。围绕教学成果发表多项高水平研究论文,其中1篇SSCI论文入选ESI高被引与热点论文,1篇中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高下载及学术精要(PCSI)榜单,充分展现了教学与科研双向赋能的创新成效。

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校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清华大学于2017年设立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该奖项面向全体在职任课教师,每年评选一次,以表彰在年度教学工作中深受学生欢迎、同行好评、学生评教排名前5%且在教学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截至目前,我院已经有31位教师荣获该奖项。                                  

 

文/图:获奖教师、培养处

编辑:林洲璐

审核:聂晓梅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