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返回
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师生开展海外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2

2025年7月3日至11日,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组织师生成立的海外实践支队,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开展实地调研,先后走访新加坡海事局、新加坡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沙巴大学等机构,聚焦学术交流与合作、产业发展前沿、文化交流等方面,深入了解海洋科技与人才培养的区域发展模式,探索“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国际交流与蓝色经济合作路径。本次实践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更深化了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多元文化与国际合作的认知,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支队由3名指导教师带队,由3名博士研究生与7名硕士研究生组成,支队成员专业背景涵盖电子信息、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电气工程等多学科领域。

支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支队与机械学院师生聚焦深远海电解海水制氢技术、海工组合结构、智能监测系统和纳米尺度热传导机制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研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分享了“非傅里叶热传导”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为纳米尺度热能传输提供了全新理论框架。清华团队提出风电联产海水淡化的能效提升方案、海洋工程新型组合结构研究与实践、瞬态热成像驱动电力设备智能诊断新范式,双方就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交换见解,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合作推动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此外,支队参观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级电热输运实验室,实地研习纳米材料实验设备与3D打印技术的应用场景。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支队成员对纳米技术和智能制造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支队与马来亚大学交流

在马来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交流活动中,学院相关教师系统地介绍了多个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环保混凝土的研发应用、基于波浪水槽实验的复杂海况模拟、机器学习驱动的城市洪水预警模型等内容。支队成员也分享了海工智能分析与设计新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等,展示了在海洋工程智能化领域的创新进展。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围绕海洋工程数智化趋势,深入探讨了智能基建、灾害预警、绿色材料等领域的科研突破与实践经验。

支队与沙巴大学交流

沙巴大学海洋研究所作为区域重要海洋科研平台,其师生们在与支队的交流中,重点分享了海洋生物行为学、鱼类疾病防控、生态养殖等优势学科的进展。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就科研工作中面临的共性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沙巴大学海洋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该研究所与中国高校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未来,他们希望在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共建研究平台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支队还走访新加坡海事局、启迪之星全球孵化网络和马来西亚清华校友会,实地探究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航运的产业布局,洞察国际航运与科技孵化的前沿动态和在马发展前景。

支队与新加坡海事局交流

作为全球领先的航运管理机构,新加坡海事局近年来全力推进“数字港口+绿色航运”战略,为巩固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提供科技支撑。支队深入研习其数字孪生港口、无人船监管、5G专网应用、无人机实时巡检等前瞻技术,了解到新加坡海事局通过政企合作构建结构化实习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围绕绿色航运新能源应用、港口数字治理、国际人才培育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

支队参访启迪之星新加坡基地

启迪之星作为辐射全球的科技孵化平台,其新加坡基地聚焦AI、5G、绿色能源等领域,助力创新企业实现从技术原型到规模化市场的跨越。支队在启迪Pixel展厅体验了多款前沿产品,这些产品展示了新加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通过与团队交流,支队师生深刻体会到新加坡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节点的优势——政策扶持、市场环境与国际化人才汇聚的协同效应。

支队与马来西亚清华校友会交流

马来西亚清华校友会汇聚了马来西亚约600名各界清华校友优秀人才,为支队搭建了了解当地发展的交流平台。支队与校友们开展圆桌座谈会,围绕多领域话题深入交流。会上,支队成员介绍了各自的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校友们则分享了在马工作生活经历,涵盖马来西亚创业环境、职场文化、生活成本和电商市场前景等方面。通过交流,队员们对跨国发展与跨文化协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支队探访马六甲海峡

此次行程还安排了历史文化学习,支队队员们踏上了探访马六甲海峡及周边文化遗迹的旅程,参观了郑和文化遗址。队员们表示,将继承和发扬郑和航海精神,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为推动新时代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峇峇娘惹博物馆,队员们深入探寻了明清时期华人与马来土著文化的融合历程。通过参观,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文化融合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与融合,形成更具生命力的新文化形态。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海洋科技的未来发展离不开跨学科的融合与国际合作,而“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海洋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队员们表示,他们将把在实践中的收获带回国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持续探索创新,积极参与未来的国际交流项目,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助力推动中国海洋科技的国际化发展。

未来,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将持续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共同探索海洋科技领域的前沿问题,为共建“深蓝未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文:徐明超 李佩佩 郭畅 葛康

图:宋鹏炜

编辑:林洲璐

审核:聂晓梅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