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5年开学典礼在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院领导班子成员刘惠琴、欧阳证、杨瑞东、左剑恶、关添、刘碧录、李欢、付昊桓、宋岩、吴乾元出席典礼,与我院1900余名2025级研究生新生及其亲友共同见证这一难忘而庄严的时刻。院党委副书记关添主持典礼。
开学典礼现场
上午9时,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刘惠琴为新生代表佩戴清华大学徽章
典礼上举行了新生佩戴清华大学徽章仪式,院领导为新生代表戴上了清华大学徽章。胸前的徽章,不仅代表着2025级新生“清华人”的新身份,更意味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担当与荣光。
欧阳证讲话
院长欧阳证代表全体师生向2025级新生及其亲友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清华大学深化教育改革、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过程中,是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新增长极”,肩负着先行先试、探索和展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先进性”的重任,在深圳这个极具创新的城市布局了清华大学20多个一级学科,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构建了“6+1”跨学科交叉领域,打造清华探索教育创新的“试验田”。欧阳证表示,学院正在推进一系列改革试点与创新培养项目,希望同学们主动拥抱机会、投身其中,成为深化教育改革、重塑人才培养模式的参与者,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去思考,成长为与时代同频、有清华底色的未来科技领导者。
毛一年发言
清华大学1997级电子系校友、美团副总裁、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理事长、美团无人机业务部负责人毛一年发言,围绕求学之路、创业历程和美团无人机国际化开拓之路三个方面作分享,寄语同学们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不要只做潮流的追随者,而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边界的开拓者,定义属于自己的未来坐标。
雷钰发言
教师代表、材料研究院副教授雷钰以“学姐”的身份,回顾了在学院学习与生活的心得体会,并向2025级新生们分享了自己从学习者到探索者的“通关指南”。她围绕保持勇敢、扎实根基、保持冷静和清醒、始终关注本我四个方面,寄语同学们向下扎根,夯实基础,向阳生长,心向未来,成为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清华人。
王畅发言
院研究生会主席王畅代表在校生分享了与“熵增”现象有关的体会,表示要为知识探索注入“结构性负熵”,为跨界联结注入“交叉性负熵”,为长期坚持注入“信念性负熵”,希望师弟师妹们以自强不息的劲头、厚德载物的胸怀,在有序中积累能量,在奋斗中创造价值。
田镇嘉发言
新生代表、水利工程专业博士生田镇嘉说,从万山深处到无垠深蓝,自己实现了地理与视角、身份与使命、价值与创造的三重身份跨越,愿大家葆有“山”的沉稳,拥有“海”的魄力,传承清华精神,将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叶佳彤发言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新生代表叶佳彤表示,录取通知书封装袋上那句“你好,未来的科技领导者!”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她将以实践担当磨砺本领、以广阔视野融入变革、以创新探索开辟新路,成长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未来科技领导者。
安娜(Anna Reztsova)发言
国际新生代表、来自俄罗斯的电子信息(互联网+创新设计)专业硕士新生安娜(Anna Reztsova)回顾了自己在“领客”班中的愉快经历,并表示,站在技术创新前沿阵地,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为建设更美好的中国、助力全球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学典礼在清华大学校歌的悠扬旋律中落下帷幕。典礼结束后,院党委书记刘惠琴以“彰显青春、挺膺担当、奉献祖国、造福人类”为主题,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刘惠琴为新生作入学教育专题报告
刘惠琴以“清华,对我意味着什么?”“在清华SIGS,我应该如何成长?”“作为清华人,如何让人生更有意义?”三个问题为开篇,引导新生们学习领悟清华大学优秀精神文化传统,深刻理解清华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使命和担当,并引用古今中外智者的洞见,与同学们探讨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她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努力做到与世界共进,成为全球挑战的应对者;与时代同频,成为创新生态的建构者;与产业共生,成为技术变革的引领者,全面发展、挺膺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开学典礼现场
8月29日,清华大学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线下设置综合体育馆主会场和新清华学堂、大礼堂等分会场,并通过雨课堂平台同步直播。我院全体新生线上参加典礼。
电子信息(大数据工程)专业硕士新生刘一鸣说:“在昨天校本部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李路明校长勉励我们苦练本领、弘扬创新精神。在今天学院的‘开学第一课’上,刘惠琴老师娓娓道来,带领我们学习清华的发展历程、爱国传统与优良学风以及和深圳特区的密切联系,使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我将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不负教诲,不负期待!”
“开学典礼上,欧阳证院长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与‘行胜于言’的校风,为我锚定了精神的坐标;雷钰老师谈到的‘融合’,让我深刻体会到SIGS打破学科边界的视野与胸襟;毛一年学长分享的‘透过不确定性的表象去探索未知’,让我感受到清华人面对挑战的态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硕士新生田景绮表示,自己将既葆思想上的开阔,也坚持埋头实干,锤炼专业本领,肩负使命担当。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新生郑皓泽作为提前来到校园的“领客”计划成员,在短暂的时间内收获了真挚的友谊。他说,在开学典礼中,他感受到家人般的和睦氛围与蓬勃朝气。“清华SIGS不仅是我们的校园,更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家。未来的日子,我会带着这份温暖,在清华追逐更远的光!”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新生阮佳欣来自越南河内,她说,老师们的寄语让她倍受鼓舞。“初到SIGS校园,优美的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同学们的热情,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相信自己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鼓舞下,会将这段学术旅程变为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经历!”
我院教学科研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学工组组长、新生班导师等参加典礼。
文:叶思佳、杨昊
摄影:黄尹思
审核:聂晓梅、沈欣炜、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