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硕士新生代表叶佳彤在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肩负使命 追求卓越

发布时间:2025-08-30

肩负使命 追求卓越

——在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电子信息专业2025级硕士生 叶佳彤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电子信息专业2025级硕士新生叶佳彤,很荣幸能够作为新生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本科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从渤海之滨的大连到南海之畔的深圳,是2972公里的跨越,更是逐梦的征程。而这一刻,“清华人”的身份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几个月前,当我亲手接过那份通知书,蓝紫色的封装袋上,印着南国清华向我们道出的第一声问候:“你好,未来科技的领导者”。这行字,让我心潮澎湃,也不禁思考:何为“未来科技的领导者”?我想,这不仅是一句振奋人心的寄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而我们又应当以怎样的行动来回应这份期许?

立足脚下,我们要以实践担当磨砺本领。我曾跟随实践团前往乡村调研,在农科院专家老师的带领下真正走进了田垄地头。烈日下,我们俯身查看试验田中每一株作物的长势,倾听专家对新型育种技术的真实反馈。那一刻,我仿佛触摸到了“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的温度与重量。“行胜于言”——这四个字镌刻在清华园的日晷上,更应深深融入每一位清华人的血脉。唯有将宏伟的国家战略转化为切实解决问题的微小实践,方能以务实之姿、以奋斗之态,肩负起属于我们的使命,让青春扎根于大地、拔节于时代。

放眼全球,我们要以广阔视野融入变革。今年年初,我有幸获得赴英国交流的机会,当我在剑桥大学研讨会上听到国外学者谈及“中国供应链韧性”,同时也坦诚指出我们在高端材料、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的不足,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中国制造”正站在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关键阶段。未来的科研,尤需从“0”到“1”的原创勇气,我们要以问题意识观察现实,以辩证思维看待差异,更要以主动姿态融入变革,充分发挥青春之活力与创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展现才华,在全球议题中提出中国方案、发出清华声音,真正成为引领未来的“破浪者”。

勇闯未来,我们要以创新探索开辟新路。如今我选择投身人类健康工程领域,深知前方道路注定会充满诸多未知的挑战,但当我想到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可能为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每一个设计的优化都可能让医疗过程更加温馨高效,求索之心便愈发坚定。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创新平台上,我们既要根植清华“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以解决真实问题、服务实际需求为己任,也要汲取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基因,勇于突破边界,敢于探索未知。我相信,那些看似微小的探索与坚持,终将汇聚成推动前行的力量,而我们在这片创新热土上的每一次尝试,都在悄然定义着未来的轮廓。

同学们,此刻我们手中的录取通知书,是一纸未来的邀约,更是一份厚重的使命与担当。未来已来,让我们在南国清华这片沃土上,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真正成长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未来科技领导者,拥抱无限可能,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类的奉献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谢谢大家!


摄影:黄尹思

编辑:叶思佳

审核:聂晓梅、林洲璐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