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我院师生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全国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5-09-12

近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在合肥工业大学举行。我院副教授张若兵带领2024级电气工程硕士生高慧超、魏硕,2023级电气工程硕士生董磊、2024级电气工程博士生李澜参加了本次竞赛,并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

张若兵(右)与学生队长高慧超(左)参赛合影

大赛现场合影

我院师生参赛作品为《基于强脉冲复合场的THU-Plas复合活性粒子消杀机》,致力于解决传统微生物消杀手段存在的消杀实效低、存在人机共存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放电产生杀菌效率高、对人体无害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团队首先在放电激励源、放电结构方面进行创新,开发了基于压电变压器的便携式脉冲激励源,并采取空间复合放电结构,大大提高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的含量以及产生效率,提出基于浅川效应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寿命调控方法,有效提高了等离子体中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的存在时间从而提高消杀效率。第三方检测报告证明,该作品具有优异的广谱杀菌性能且对人体无害,因此该作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颁奖仪式(右二为高慧超)

颁奖仪式(左四为高慧超)

本届竞赛设置八个分赛区、三类主题和十三个赛道,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内外243家单位报名参赛,全国赛共收到各分赛区推荐的参赛作品801件,参赛师生约5600人。经过严格评审,94家单位的283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800名专家学者、指导教师、参赛选手和企业界代表参加。

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简称“等离子体科创赛(Innovation Contest on Plasma: ICP)”,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驱动发展”为办赛理念,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聚焦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的前沿和热点,引导大学生开展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创新素质和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有效衔接,促进高电压技术、脉冲功率、等离子体及其与环境保护、低碳能源、先进制造、环保农业、生命健康、空天海洋、先进材料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文:彭锦凤

图: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

编辑:叶思佳

审核:林洲璐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