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数信院”)面向2025级新生组织开展了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活动邀请资深教授主讲,围绕“专业发展前沿与成长规划”“学风道德与学术素养”“导学思政与培养方案”三大主题展开。
活动现场
“专业发展前沿与成长规划”专题活动中,我院副院长付昊桓以“从学习者到创造者:研究生成长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围绕研究生阶段的核心任务与面对失败的科学态度展开系统阐释。他指出,研究生阶段的核心目标在于实现从“知识接受者”到“知识创造者”的关键转型,这一过程中既需保持独立思考能力、不依赖导师,又要主动与导师及科研团队充分协作。他建议同学们坚持每日自我反思,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聚焦自身成长节奏;强化长期规划意识,结合导师指导与个人学术兴趣培养预见性与长期主义思维;把握学习与生活的平衡,探寻契合自身的节奏与放松方式。最后,付昊桓表示,“失败是学习的根源”,鼓励新生正视失败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在科研中乐于拥抱不确定性。
“学风道德与学术素养”专题邀请数据与信息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周倩作“坚守学术初心,追求卓越创新”主题讲座,为新生筑牢学术规范与道德根基。她表示,学风道德建设既是研究生实现“从学习者到知识创造者”身份转变的基本前提,也是传承清华校训与学风的使命,更是保障个人学术生涯长远发展、肩负国家关键技术突破使命的核心保障。她阐释了“严谨治学、求实为本、勤奋钻研、创新探索、合作共赢”五大优良学风的核心内涵,结合《清华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系统解读“四大原则”,介绍新生需重点培养和提升的四大学术素养等。最后,周倩介绍了研究院的“学术道德规范自学自测系统”,勉励新生们以“自学+自测+承诺”的方式将学术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
“导学思政与培养方案”专场邀请数信院副教授冯峰、教授弥胜利主讲,分别聚焦学业培养与价值塑造,为新生打通“从认知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冯峰以“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为主题作分享,阐述了“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定义和区别,并详细介绍了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与专业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为新生学业规划提供清晰“路线图”。弥胜利强调了价值塑造的重要意义,鼓励新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深度融合,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面对压力要保持平常心,及时与父母、导师或学工组老师沟通,在提升学术水平的同时锤炼心理素质。
此次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前沿引路、学风铸基、思政赋能”的三维联动,帮助新生明晰学术规范、掌握发展方法、筑牢思想根基,更令其深刻体会学院追求卓越、服务国家的理念。新生们纷纷表示,本系列活动内容详实、逻辑清晰,为大家未来的研究生生活提供了清晰指引。
未来,数信院将持续完善新生培养体系,围绕学术能力提升、职业规划指导、思想价值引领开展更多特色活动,助力新生在学术道路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传承清华精神,成长为兼具学术素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国家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文:姜真真、曾俊
图:赵洲浩
编辑:叶思佳
审核: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