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返回
“同Nature系列期刊编辑面对面”讲座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21

近日,“同Nature系列期刊编辑面对面”学术讲座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办。本次活动特邀《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副编辑李文博与《自然-化学工程》(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高级编辑乔茉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清华大学气体资源与水合物实验室主办,由海洋工程研究院副教授訾牧聪主持。

讲座上半场,李文博以“Understanding the editorial process at the Nature Portfolio”为主题,结合自身从牛津大学科研学者转型为专业编辑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Nature系列期刊的编辑流程和发表策略。他梳理了Nature系列期刊的层次架构,指出不同期刊在定位与选稿标准上的差异。随后,李文博重点介绍了《自然通讯》的办刊特点。他介绍,作为完全开放获取的在线期刊,其核心选稿标准在于研究的重要性、创新性、数据坚实性和结论确定性。针对投稿实操环节,李文博提出精准选择目标期刊、精心撰写cover letter、合理推荐或排除审稿人、规范公开数据与代码等具体建议。最后,他介绍了《自然通讯》为支持青年学者设立的“早期研究者共同审稿计划”,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审稿,深化对学术规范与研究设计的理解。

讲座下半场,乔茉重点聚焦化学工程领域,就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期刊、理解编辑的审稿标准等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指导。她介绍,《自然-化学工程》作为高度精选的期刊,目前录用率仅在1%-2%。除了发表研究论文外,其每年还会推出“反应工程”“机器人化与自动化”“分离科学”等焦点专题,旨在引导和深化化学工程学科的关键议题讨论。 乔茉特别提到,期刊非常重视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与产业化潜力,并已开设“产业动态”专栏,关注早期科技公司的创新实践,体现了其对推动产业转化的明确导向。

现场师生踊跃提问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与期刊编辑围绕投稿策略、审稿流程与学术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参会师生合影留念

讲座内容充实、“干货”满满,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级期刊编辑交流的宝贵机会,为师生们的科研选题与论文发表提供了清晰指引。


文/图:陈静瑜

编辑:林洲璐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