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6个记者节到来之际,11月7日,“赓续华章·清芬远扬——‘清芬’品牌焕新仪式暨2025清芬师生记者团年度大会”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下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关添、《深圳日报》(Shenzhen Daily)执行总编辑孙锦、深圳报业集团要闻中心教育新闻部主任吴吉、深圳广电集团国际传播中心品牌部主任陈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责任主编于鑫淼、光明日报深圳记者站记者党文婷出席活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学科研机构和职能部门新闻宣传负责人、师生宣传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清芬”品牌的焕新以及2025年“清芬”学生记者团的成立。

大会在歌曲《南国紫荆香》中拉开序幕
大会在歌曲《南国紫荆香》中拉开序幕。这首创作于2004年的歌曲由时任院长关志成作词、音乐家王昌逵谱曲。歌声带领师生们重温20多年前学院的创业初心,感受清华精神与深圳特区活力交融的文化脉动。
关添在致辞中指出,“清芬”源自1981年校友赠给清华大学母校的纪念石上“清芬挺秀,华夏增辉”八个大字,寓意清华学子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奋斗而增辉。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清华大学在改革前沿的战略窗口,宣传工作是连接学院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未来几年是学院迈向“高层次国际合作、高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创新实践”目标的关键时期,他勉励大家携手让“清芬”之声远扬四海,讲好清华、SIGS、深圳和中国的故事。

“清芬”品牌的新标识延续了“清芬”的原有字体与口号,以赓续历史文脉;增加了英文字体,并增加了代表传播与沟通对话框符号,使之更具国际化和时代感。
宣传办公室主任聂晓梅介绍了“清芬”品牌的沿革与焕新的历程。“清芬”标志首次出现在2004年1月18日出版的学院《清芬报》创刊号上,我院黄维教授挥毫写下“清芬”二字。新的“清芬”品牌升级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宣传工作品牌。新标识依旧由黄维教授设计,使之更具有国际化、时代感、体系化的特征。宣传办公室主任助理林洲璐介绍了“清芬”师生宣传队伍的基本情况、评优机制以及学生记者团行业导师制度。
数据与信息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周倩作为教学科研机构新闻宣传负责人代表,以“心中有‘数’,脚下有路”为题分享了研究院新闻宣传组织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职工工作办公室杨毓雯作为部门新闻宣传联络员代表,分享了与宣传办公室并肩策划和个人在宣传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清芬”品牌焕新仪式
会上举行了“清芬”品牌焕新仪式,与会领导嘉宾与师生代表共同启动全新的“清芬”品牌。新的品牌标识与传播理念,标志着学院新闻宣传工作在媒体融合时代迈向体系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2025年“清芬”学生记者团行业导师聘任仪式
今年,学院建立学生记者培养“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宣传团队,作为融通业界与学界的创新举措。在“清芬”学生记者团行业导师聘任仪式上,关添为2025-2026年媒体行业导师孙锦、吴吉、陈妮、于鑫淼、党文婷颁发聘书。

2024-2025年度“清芬”学生记者团优秀学生记者表彰仪式
会上还举行了2024-2025年度“清芬”学生记者团优秀学生记者表彰仪式和2025年“清芬”学生记者团成立仪式。2024-2025年度优秀学生记者为曹芷若、邓松萍、丁梦娟、黄正超、Davit Khutsishvil、李英豪、佘梓荧、孙依然、孙玉杰、吴珩、徐惠中、杨伊婷、占子熠(按姓氏字母排序)。占子熠、孙依然、李英豪作为获奖代表分享了他们在记者团的成长和收获。

各单位新闻宣传负责人代表为学生记者团代表佩戴徽章后的合影
今年,“清芬”学生记者团迎来了90多名新成员。在记者团成立仪式上,各单位新闻宣传负责人代表为2025年“清芬”学生记者团代表佩戴徽章。

“清芬”师生记者团与会代表合影
随着学院宣传工作的结构性变革和体系化发展,焕新之后的“清芬”品牌将赓续“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精神血脉,凝聚全院师生宣传队伍的合力,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作为,为新时代的学院文化传播工作注入蓬勃的力量。


学生记者留影
文:吴鸿瑶
图:黄尹思
编辑:叶思佳
审核:聂晓梅、林洲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