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深圳网络中心)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清华网络中心)设在深圳的分支机构,是国家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成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深圳)。深圳市下一代互联网路由、传输及应用工程实验室属于深圳市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成立了第一批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将成为深圳市下一代互联网领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计算机网络属于计算机和通信交叉学科,具有实验性强、研究成果向实用化转化的速度快等特点。工程实验室的建立为清华网络中心利用广域网开展互联网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环境,为清华网络中心科研成果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网络中心的发展目标指导下,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和运行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校园网和大学城主干网,运行管理CERNET2深圳节点和深圳市IPv6实验网;建立以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和实验基地,开设高质量研究生课程,培养高层次人才,促使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网络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与国内著名的、位于深圳市的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向产品化、商业化的转化,特别是一些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CERNET网络中心和清华大学校园网、尚未形成产品的科研成果。
在清华网络中心的指导下,工程实验室确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 下一代高速网络技术研究,建立采用下一代网络技术的高速网络实验床,特别是研究从IPv4到IPv6的协议转换与过渡技术,并积累试验运行的管理经验;
(2) 信道编码与网络编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编码理论、LDPC码、网络纠错编码等研究方向,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DPC码编译码方法、性能分析、软硬件实现及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 网络流量监测与计费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不同网络环境、采用不同资费政策的网络计费系统;
(4)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建立基于PKI的安全服务和管理体系,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CA认证和CERT等安全服务;
(5) 网络应用技术研究,包括语义网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的系统开发、计算机协同工作、分布式信息处理以及远程教育等典型网络应用系统;
(6) 网络与信息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咨询、培训和监理等IT技术服务。
工程实验室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在国内开展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和国防研究课题。在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互联设备研制、网络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展了有关自愈路由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积累了一定经验,并承担了多达13项与此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以及973项目。通过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发,工程实验室在网络体系结构,信道编码与网络编码、高性能安全设备体系结构,网络协议软件开发,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主要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超过40篇论文,并成功完成了多个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研制。
在国际合作方面,工程实验室与世界上互联网学术组织、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特别是与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有代表性的下一代互联网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4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签订协议,成立了以万维科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清华—南安普敦网络科学实验室”。2010年,清华—南安普敦网络科学实验室发展成为网络科学领域顶级联盟WSNet (Web Science Network of Laboratories)的一员,该联盟是由世界顶级实验室,包括MIT,牛津等大学的实验室,为了推动网络科学发展而组成的。
在产学研方面,工程实验室与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深圳市华为、中兴、康佳、腾讯等著名设备制造和信息技术企业有较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下一代互联网方面,与共建单位深圳市三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承担国家发改委CNGI应用示范项目——“基于IPv6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2009年)。
工程实验室将成为深圳乃至国家下一代互联网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立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测试和实验平台,参与标准的研究制定,促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