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领域有二:
一是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对设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003年以来将研究重点聚焦于企业品牌战略与形象设计的学术领域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战略(BIS)”理论体系,提出要从品牌战略的高度来综合性、多维度地统合、策划和实施品牌形象系统设计,使各维度的形象设计都能紧紧地围绕着提升品牌竞争力而展开,从而逐渐凝聚成品牌资产,产生品牌附加值。这一理论体系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被众多的成功案例反复证明是具有创新价值并行之有效的,获得企业界的高度认同和好评。
另一是视觉符号设计。信息时代社会要求设计师能够具备互联网+的思维,整合多种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战略性、综合化、多维度的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亟需培养出跨界交叉、通才型的高层次设计人才。自2012年起原创“视觉符号设计(VSD)”理论体系,并将其作为艺术硕士生专业必修课。该理论旨在从视觉符号设计的角度出发,打通平面、立体、空间各个设计专业之间的界限,并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认识与掌握视觉符号设计的客观规律与方法,将“知其然”提升为“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能力。
这两个原创的理论体系和课程教学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从战术到战略,从术业专攻、夯基固本到交叉整合、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学生设计思维、创新意识和系统解决品牌形象设计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每年清华大学课堂教学评估中该两门课程均名列前茅,深受历届修课学生的肯定与欢迎。
《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课程先后被授予清华大学院级(2014)和校级(2016)精品课程称号(为深圳研究生院建院以来获得的首门校级精品课称),《视觉符号设计》课程被授予院级精品课程称号(2017)。围绕这两门课程而写的理论与教学研究论文曾先后获得多项北京市和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