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我院第十六届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启动仪式暨“彩虹桥”校友导师交流分享会在信息楼一楼书吧举行。
第十六届职业生涯教练代表黄巧颖、万晓辉、吕昕蔚、韩竟龙、刘志斌、王雅清、李超,第六届“彩虹桥”校友导师代表孟家富、高松、白志强、曲龙、潘沁依、高翔、卓启芳、崔苗、曾晴莹宾,以及院党委书记武晓峰、副书记关添,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梁大伟出席活动,职业发展指导中心老师张险峰、陈旭东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办,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协办。
武晓峰首先致辞,对导师和教练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谈到,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和“彩虹桥”校友导师计划是我院举办多年的特色品牌活动,帮助我院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和提供职业发展指导。武晓峰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希望大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并得到成长。最后,他预祝本届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圆满成功。
武晓峰致辞
教练代表黄巧颖作“洞察本质,做自己的教练”主题分享,她鼓励同学们学会做自己的教练,通过构建逻辑结构和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透过事物表象洞察本质;活在当下,从最重要、最小的具象着眼,学会迭代反馈,美好学习、美好工作、美好生活。黄巧颖还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受,学习不是为了工作,学习本身就是美好的体验;工作不是为了生活,工作本身就是美好作品。当我们专注在当下,我们就已经在向往的生活里了。
黄巧颖分享
“彩虹桥”校友导师代表孟家富作题为“成人达己,敢于扛大旗”的分享。他鼓励同学们和校友作为清华人应当敢于扛大旗,这样才有机会登上更大的舞台。孟家富分享了担任彩虹桥校友导师的心得,并介绍了他组织活动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他表示,相逢只是开始,而彩虹桥是一辈子的守望,同学们毕业后他也会继续为大家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孟家富作分享
现场的老师、教练及校友导师,共同启动第十六届职业生涯教练计划。
第十六届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启动仪式
活动后半程,与会嘉宾与同学们分四组讨论了三个职业发展相关议题:“如何在内卷环境下培养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且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更好地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四位教练代表四个小组作总结发言。
分组讨论
第一组代表韩竟龙教练就“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进行总结,建议同学们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时,应学会向身边的人请教,和行业的新生力量交流;要关注高成长性的行业,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需要把专业能力做到极致;要从长远考虑,从微观、宏观层面分析,平衡短期、长期利益,牢记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
韩竟龙作总结分享
第二组代表万晓辉教练对三个议题进行总结:在内卷环境下,面对众多选择,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职业道路,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包括自身的优势、劣势、知识储备和个性等;关于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保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努力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万晓辉作总结分享
第三组代表刘志斌教练就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分享总结,建议同学们可以关注大健康、美学等领域,同时提醒同学们要学会把人生角色切分成事业角色、家庭角色、公益角色,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幸福地工作,做到身体和心理都健康工作五十年。
刘志斌作总结分享
第四组代表李超教练总结表示, 做选择首先要认识自己,不仅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更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他用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中的一句诗进行了总结,“在我的生命面前有两条路,我选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从而改变了人生。”他提醒同学们要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为之奋斗。
活动合影
职业生涯教练计划是由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于2006年在国内首创的大型校园职业辅导公益活动,我院自2011年起与本部同步开展,每年邀请职场高管、资深职业规划师、心理学专家担任我院学生教练,并开展系列职业辅导活动。
“彩虹桥”校友导师计划由我院于2014年首创,该项目旨在搭建在校生与毕业校友进行职业发展交流的平台,聘请各行业的优秀校友为职业导师,由职业导师与在校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形成互动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线下活动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文:杨影、陈旭东、张险峰
图:松子
编辑:邓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