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6

领客(LINK)计划——第十三届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举办

8月13日至2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办领客(LINK)计划之第十三届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来自全院各研究院和学部的158名新生参加了本届训练营。训练营以“领势而发 通力以达”为主题,象征着新生骨干的蓬勃与朝气,寓意同学们从LINK开始蓄力以发,在广阔的未来天地中书写多彩的人生新篇章。

宋亮作专题讲座

8月15日下午,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多能耦合系统研究所所长、共青团清华大学研究生委员会原副书记宋亮为营员作“当代网络环境与青年媒体素养”专题讲座。讲座对网络环境的现状、网络的影响力、网络谣言的产生、舆论引导等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与阐释。

徐高峰作专题讲座

8月15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共青团清华大学研究生委员会原副书记徐高峰为营员作“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调查案例与方法”专题讲座。徐高峰鼓励营员找到社会发展与人类需求的平衡点,带着对中国乡土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走向社会,为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武晓峰作专题讲座

8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作“《论语》中的‘学’与‘君子’”主题讲座。武老师回顾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诞生的过程以及“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办学风格形成的历史及其内涵与发展,系统地梳理了《论语》中有关“学”和“君子”的内容。他寄语同学们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学习中涵养君子正气、砥砺高洁品格,树立一种昂扬向上的人生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高虹作专题讲座

8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作“全球胜任力发展和国际化校园建设”主题讲座,系统阐释了全球胜任力的内涵及其对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学院国际化办学的理念、历程与经验。高虹指出,学院以高层次的国际合作、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的创新实践,服务深圳市、大湾区、国家和全球的创新发展。她寄语同学们要关注人类命运与全球议题,不断提升视野,培养创业者精神,做自信、包容、负责的专业工作者。

主持人大赛活动现场

本届训练营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为营员们积极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多样成长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营员们的主观能动性,助力其自我发展与个人成长成才。训练营期间,营员们不仅在专题讲座中坚定理想信念,还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滋长爱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丰富文艺素养、培育团队精神。

晨跑拉练

各个LINK班级都利用自主时间进行了班旗与班级口号的设计,并开展了学生骨干交流会、晨跑拉练、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魅力和合作的必要性,也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生活、在学生工作中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班级风采展示

8月21日下午,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在CⅡ三层报告厅举行闭营仪式。结营仪式分为“忆领客之光”“唱芳华之歌”“筑青春之国”三个篇章。在仪式上,10个LINK班级分别进行了风采展示,彰显了清华学子昂扬向上的斗志和激情饱满的活力。风采展示后,海洋工程研究院学生工作组组长沈欣炜发言,他鼓励营员们在今后的求学生活与工作生涯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承担起清华人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训练营与院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紧密衔接,闭营后,新生营员骨干们积极投入到学院的开学迎新工作中,在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上展现LINK新生骨干共同的责任与担当,为新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崭新的青春力量。

“领客”(LINK)计划之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由领导力(Leadership)、创新力(Innovation)、全局观(Nation)、知识型(Knowledge)四部分组成,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旨在全方位地落实学院育人目标,是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品牌项目。2010年至今,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培养了1100余名学生骨干。

 

 

来源:院团委

编辑:戴雨静

审核:陈超群、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