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第二十期科学实践小学堂“百变神器—3D打印技术体验”活动在我院举办。来自荔香小学、梅华小学、清湖小学、学府小学等十余所学校的26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桃源街道办与我院工程教育中心共同主办,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协办,交叉创新工坊承办,宋国林作为主讲老师、多名研究生作为志愿者现场指导。
宋国林为同学们讲解3D打印技术
活动伊始,宋国林为同学们讲解了3D打印技术原理、不同材料的工艺特色、3D打印的应用等知识,让同学们对3D打印技术和流程有了基本认识。同学们惊叹于3D打印应用之广,纷纷提出“能不能打印我们住的房子”“能不能打印像水星一样大的东西”等问题。
动手体验环节中,同学们在宋国林的带领下学习使用专业软件,制作齿轮模型和切片文件,并现场观摩了3D打印机的工作过程,直观体验了“想出来—画出来—做出来”从构思到成品的“蜕变”之旅。拼装环节中,同学们使用学生志愿者预先打印的齿轮零件,装配出“小小发电机”模型,点亮手中的LED灯。
制作齿轮模型
装配“小小发电机”模型
“科学实践小学堂”是我院推出的服务深圳市中小学生的系列项目之一。活动充分利用我院教学实验室设备资源,采用小项目、小学堂的形式,每月面向不同的中小学开展科普课程。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让中小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前沿性和实用性,感受科学的力量,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的社会责任,为科学教育做好指引。
活动合影
文、图:郑晓翠
编辑:叶思佳
审核:陈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