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
校友
捐赠
人才招聘
内网
邮箱
中
EN
学院新闻
综合新闻
学术科研
教育教学
交流合作
SIGS人物
媒体聚焦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关于我们
学院简介
学院沿革
2023
2021
2020
2019
2018
2016
2011
2010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现任领导
院长
党委书记
副院长
党委副书记
院长助理
组织机构
职能部门
教学科研机构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学科建设
教育教学
师资队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术学位教育
专业学位教育
课程与教学
国际化培养
授权学科
奖助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
中心简介
特色项目
品牌活动
实践
服务
i-Space
在线开放教育
在线教育
校园开放课程
校际共享课程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机构
政府批建机构
自主设立机构
联合共建机构
科研成果
技术转移
大型仪器共享
招生就业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在职研究生
非学位项目
学生职业发展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伙伴
联合培养
科研合作
交流访问
走进SIGS
校园生活
学生活动
教工活动
生活在SIGS
食在SIGS
住在SIGS
图书馆
生活在深圳
实用信息
校园交通
周边交通
校园参观
宣传资源
清华校历
校园风光
校园安全与健康
校园安全求助电话
校园健康服务
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术科研
综合新闻
学术科研
教育教学
交流合作
SIGS人物
媒体聚焦
2024-07-11
学术科研
我院博士周仕佶荣获国际计算机协会中国SIGMM优秀博士论文奖
2024年7月5日至7日,国际计算机协会中国图灵大会(ACM Turing Award Celebration Conference TURC 2024)在长沙举办,我院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博士后)周仕佶(导师:朱文武教授、联合导师:王智副教授)凭借在多媒体智能方向的成果脱颖而出,在大会上荣获优秀博士论文奖(ACM China SIGMM Honored Doctoral Dissertation)。颁奖现场(右五为周仕佶)周仕佶的论文题目为“动态环境下一阶在线随机优化方法研...
more
2024-07-05
学术科研
孙波、余旷课题组在热输运的量子效应取得新进展
冰是宇宙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在地球和其他星体的环境和演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冰在极端条件下的结构和性质仍然充满了神秘。冰中质子的量子隧穿通常被认为是非局域的,但是非局域隧穿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并不明确且难以使用传统光谱手段直接观测。同时,冰的热输运性质由氧晶格的长程声子主导,对氢原子的全局、而非局域隧穿具有敏感性,因此可以作为氢晶格大尺度量子动力学的天然探测手段。热输运的量子效应近日,清华...
more
2024-07-04
学术科研
我院项目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近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公布2024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我院李炳副教授、李晓岩教授、林琳副教授等领衔的研究团队凭借“粤港澳大湾区水环境新污染物赋存规律解析和削减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荣获一等奖。李炳团队该项目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头,联合香港大学、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筠诚和瑞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学、武汉贝纳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同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
more
2024-06-21
学术科研
先进制造团队在特种刀具磨损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近期,我院先进制造团队智能制造与精密加工实验室在特种刀具磨损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首先,在高性能耐磨刀具开发方面,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刀具通过增强硬度提高耐磨性能的新思路。针对芳纶纸蜂窝复合材料超声加工薄刃刀具的结构特点,改为通过增强刀具材料韧性的方式提高刀具寿命,并具体针对该类特种圆盘刀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加工过程保持性能好、切削力小、加工表面质量优良的圆盘刀。这项工作采取优化热处理方案对材料进...
more
2024-06-20
学术科研
李星辉团队在数字光栅高精度立体感知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立体感知在智能制造、数字人、元宇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先进的立体感知技术需要在速度、精度、和感知范围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数字光栅技术,也称为条纹投影技术,通过相移和频率逐级展开的原理,成为高精度立体感知的可靠手段。但是其精度、速度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动数字光栅技术的发展,李星辉团队近五年来深耕本领域,开发出一系列前沿技术。图1. 结构光三维测量的原理与典型应用首先,面临当前数...
more
2024-06-20
学术科研
刘碧录团队在二维铁电矿物材料及其液晶学电光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液晶可以在力、热、磁、电等外界刺激下实现功能基元的有序排列,从而实现光调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尤以基于电光效应的液晶器件最为普遍,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电光克尔效应是最基础的电光效应之一,该效应中的克尔系数可以定量描述电致双折射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液晶功能基元在电场下受控取向的灵敏程度,被认为是液晶体系本征性质的一种量度。理论预测指出,具有本征极化和大几何各向异性的材料可能具有...
more
2024-06-18
学术科研
倪士光课题组在计算积极心理学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
过去二十年来,积极心理学拓展和增强了心理健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数字心理健康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积极心理学与数字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需求下提出研究框架与主题验证,是目前数字心理健康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近日,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倪士光课题组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研究课题组合作,设计并提出了一个数字问题驱动、大规模多模态数据、计算建模与整合...
more
2024-06-14
学术科研
李星辉团队在深度学习工业智能应用上取得系列进展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深度学习模型以其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工业界引起了高度关注。要使深度学习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高质量数据集的获取问题,但当前工业界在数据的收集方面仍面临挑战,例如由隐私和安全等因素导致数据获取和处理复杂且昂贵;数据采集和标注对人员和设备专业度要求高、数据收集成本高;大规模的...
more
2024-06-12
学术科研
殷振元团队合作揭示我国南海第二次试采区块沉积物对甲烷水合物的动力学作用机制
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我国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约为800亿吨油当量,但属开采难度大的泥质粉砂型水合物藏。细颗粒粉砂(平均粒径10-20微米)和黏土矿物(4微米)赋存其中,导致其具有渗透率较低、胶结差等特性,虽已实现两次成功试采,但是工程试采经验领先于基础研究。其中,甲烷水合物在低温高压海底原位状态下与试采区块沉积物相变-渗流耦合影响机制尚不明晰,针对水合物成核、生长动力...
more
2024-06-04
学术科研
尹芳辉、王黎明团队在换流变压器振动特性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我国超特高压直流技术发展迅速,换流变压器作为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安全可靠运行对电网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国内曾发生多起由换流变压器机械状态异常导致的故障或跳闸,严重威胁人身安全,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因而有必要开展换流变机械状态监测。振动分析法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在线监测手段,通过采集并分析换流变表面振动信号,可以有效推断其内部机械状态。换流变压器机械结构复杂,电流谐波含量大,...
more
2024-05-23
学术科研
周光敏团队合作提出锂电池升级回收策略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LIB)的可持续回收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在电池的所有组分中,正极材料占据最大重量并主导了电池成本,其回收再利用刻不容缓。商业正极材料包括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FP)、层状钴酸锂/三元材料以及尖晶石锰酸锂(LMO)。因为这些正极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目前的直接回收方法主要针对单一特定成分,同时处理多种正极材料仍面临很大挑战。传统火法或湿法回收通过高温熔炼或化学过程破坏电池材料,并需要复杂的步骤来...
more
2024-05-20
学术科研
海洋工程研究院承办第十届应用能源低碳城市与城市能源系统国际会议CCUS分会场与圆桌论坛
5月11日—5月13日,第十届应用能源低碳城市与城市能源系统研讨会(CUE 2024)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由国际应用能源创新协会(AEii)主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智慧国土工作委员会承办。会议聚焦区块链与能源、电动车与交通电气化、碳中和与减排技术、新能源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关键问题,吸引了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
more
2024-05-20
学术科研
王学谦团队荣获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国际机器人竞赛杂乱物体抓取赛道冠军
5月15-16日,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国际机器人竞赛(ICRA 2024 Robotic Grasping and Manipulation Competition)在日本横滨举行。比赛包含基本技能赛道和制造赛道,其中基本技能赛道包含布料操作、手内物体操作、杂乱物体抓取、人机交互四大比赛项目。我院王学谦教授带领的THU-bot团队荣获杂乱物体抓取赛道冠军。参赛团队合影(从左至右:李寿杰、王学谦、谭俊波、辛昱呈、朱贤琨)李寿杰(左)作为团队代表领奖THU-bot团队由王...
more
2024-05-16
学术科研
我院师生参加第七届全国岛礁岩土工程学术研讨会并获得佳绩
5月10日至12日,第七届全国岛礁岩土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与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联合承办,旨在深入探讨和交流岛礁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岩土工程、工程地质与生态环境问题。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等超过500名代表参加。我院海洋工程研究院教师欧阳仲坤、景路,2022级土木水利方向硕士生李昊羲、2023级土木水利方向硕士生于可...
more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0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
/
29
跳转到
常用链接
关注SIGS
联系我们
校区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园区
邮编:518055
友情链接
清华首页
研招网
校友总会
清华校历
校园参观
宣传资源
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